19.12.12

波里尼


聖誕節前波茲坦廣場的Arkaden

MI. 12.12.12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hristian Thielemann – Dirigent
Maurizio Pollini – Klavier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 D-Dur op. 27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Klavierkonzert Nr. 21 C-Dur KV 467
Franz Liszt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ymphonische Dichtung Nr. 13
Mazeppa, Symphonische Dichtung Nr. 6
Les Préludes Symphonische Dichtung Nr. 3

今天的導聆又是Götz Teutsch,每次聽他的導聆都覺得很有趣,即使像是今天這種完全不是我喜歡的曲目。這次他又扯到他和他太太常去義大利的托斯卡尼,而當地有非常好的餐廳和酒莊,而酒莊老闆和他們說他們種葡萄都會放莫札特這首KV467的鋼琴協奏曲,這麼作不但葡萄長得比較好,害蟲也比較少。身為植物學準博士的我當然是只能連同旁邊的老太太一般狂笑。

Christian Thielemann今年在上海的實況轉播

這是我的第二場Abo concert,但這陣子因為實在太忙,導致聽音樂會前根本連曲目是甚麼都不知道,直到拿到節目單那一刻才發現今天原來是波里尼和提勒曼。今年和提勒曼還滿有緣的,三月他指揮的兩場柏林愛樂都聽了(心得請點此),而十一月去上海開會的第一天剛好他帶領Dresdener Staattskapelle 造訪上海,在南京東路上的老盛昌包子店吃小籠湯包的時候對面的廣場上就看到他的現場轉播,聽著布魯克納的交響曲也算是讓我在陌生的環境裡找到了些些熟悉。大概是太常見到他的緣故,直到他進場之後我才突然驚覺竟然又有機會看到這位中生代相當棒的德奧指揮家。多虧有Teutsch先生的導聆,講到了孟德爾頌和歌德的關係,以及這首曲子如何將歌德的詩呈現在音樂裡,才讓孟德爾頌的這首曲子顯得有些頭緒,不然大概又要如耳邊風一般的聽過去了。不過有點失望的是在導聆時Teutsch講到了開頭“Meerestill“(海之寂)中有小提琴和低音大提琴間存在著強大的張力,但是這在現場的演出中卻沒有他放的錄音那麼強烈。

接下來是波里尼出場了,直到他出場時我才深刻了解到這陣子的忙碌到底是把自己的心境給變了。波里尼是我小學時代自從認識蕭邦的音樂後就知道的大師,以前小學的時候還會和同學拿他彈的蕭邦和阿胥肯納吉的作比較,照理來說能夠現場看到他的演出應該是極盡興奮的事;但這次我竟然直到他進場後才突然意會過來!原來我現在在看波里尼的表演!“;可見自己實在是忙壞了,連在我休閒活動排行榜No.1的古典音樂會都沒放在心上。這首K467Teutsch先生譽為是古典音樂當中的鑽石,從頭到尾都洋溢著快樂,而第二樂章眾所皆知的慢板更是莫札特留給後世的瑰寶之一。Pollini真的不愧是大師,雖然有些小小的miss,但是整場演出幾乎說是無可挑剔,與樂團的平衡也相當完美,鋼琴的音色雖是微微偏暗但是卻相當溫暖,他的觸鍵讓人感覺到一種深思熟慮,但卻感覺不到遲疑,相當厲害。

下半場全是李斯特的交響詩。除了第六號的Mazeppa還沒聽過現場之外,其他兩首都是之前聽過的。柏林愛樂還是一樣的精準,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當天有點不太能夠進入狀況,Thielemann的指揮還是一樣的優雅從容,不過他的音樂會雖然至今始終都相當令人滿意,但卻也都還沒有讓人感到驚艷,似乎少了些熱力與驚喜。但是指揮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要說熱力與驚喜,今年聽到最棒的還是Kristjan Järvi。而Andris Nelson應該也算是年輕一代讓人感到相當有熱力的指揮家,不過應該找機會多聽他幾場。

聽完音樂會後只希望自己能夠早早回復以往那種去聽音樂會的熱情。不知道現在這種狀況是因為年紀又長了一歲還是只是因為工作太過勞累。但其實每一場我都珍惜著能享受音樂的日子,所以才願意強迫自己寫,強迫自己也能留下些記憶。

_

18.12.12

2012降臨節第二主日之管風琴音樂會


知性之餘還是要盡情享用德式豬排

Orgelkonzert
2012降臨節第二主日
Iveta Apkalna ORGEL
Gábor Tarkövi Trompete, Tamás Velenczei Trompete, Georg Hilser Trompete,Guillaume Jehl Trompete, Martin Kretzer Trompete, Sarah Willis Horn, Christhard Gössling Posaune, Olaf Ott Posaune, Thomas Leyendecker Posaune, Jesper Busk Sørensen Posaune, Stefan Schulz Posaune, Alexander von Puttkamer Tuba

這是第一次去柏林愛樂聽管風琴音樂會,原本是計畫去年好友得昌來時帶他一起去看被王老號稱小號一哥的Tarkövi,但是想到他難得來德國一趟,除了陪我聽柏林愛樂,若要再聽管風琴音樂會也未免也知性過頭了。沒想到一年之後,好友阿女士也來柏林找我,而這幾天也沒機會聽別的,所以就帶他來聽號稱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女管風琴家Iveta Apkalna與柏林愛樂銅管樂團的合奏。

這次的曲目涵蓋了Gabrieli,韓德爾、巴哈,直到20世紀末甚至是首演的作品。銅管與管風琴的組合其實很棒,很多時候讓人覺得實在是和諧到不行。雖然柏林愛樂的Karl-Schuke-Orgel的性能並不是太全面,在這個廳內也缺少了在教堂內中那股驚人的回響,但還是有很多令人感動的片段。Tarkövi的演出不說(聽過他好幾次獨奏),另一位solo小號Velenczei也是同樣令人驚嘆。不過這場音樂會的曲目有點零雜,沒有那種可以撐起半場的大曲子,其實某些程度上也說明了這樣的配器其實在古典音樂界相對地不受到重視。不過我想這種音樂會的目的就是要讓人知道其實這樣的配器也有他獨特且經典的地方。

最後Encore擷取了巴哈聖誕神劇的片段,也算是給降臨節第二主日應應景吧!結束後出了愛樂大廳,從來沒看到過這麼大的雪,和阿女士玩了一下雪就趕緊去避寒了。

__

夢中的巴黎交響樂團


Orchestre de Paris
Paavo Järvi – Dirigent
Christian Tetzlaff – Violine
Maurice Ravel “Le Tombeau de Couperin”
Wolfgang Amadeues Mozart “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Nr.3”
Wolfgang Amadeues Mozart “Rondo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Igor 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

長途跋涉結束了16天的中國之旅,回到德國後又是忙亂的兩天後,晚上陪維安學妹一起去聽早就計劃好要聽的巴黎交響樂團,其實是件需要靠意志力去達成/撐過的事。這個號稱全法國最好的交響樂團,雖然自從上次聽說Paavo Järvi把樂團的銅管全換成美式的樂器後整個樂團已經失去了他原有的聲音而變得更加國際化”(也許更好的說法是全球化),但是仍然很值得去聽一下。上次看Paavo Järvi的專訪,我想他應該是一位相當認真的指揮家(雖然漂亮話可能大家都會在專訪的時候說),不過感覺他還滿誠實的面對自己,誠實地面對自己身為一個人該有的需求(家庭與休閒),而身為一個star conductor我想他也明白自己犧牲掉了很多,而也知道自己的極限;這對指揮家來講應該是相當相當重要的。

第一手是我很喜歡的拉威爾庫普蘭之墓,樂團的聲音極其溫暖,弦樂團是我聽過木質味道最濃郁的。樂手表現也都很不錯,木管很像我想像中的法式音響。可惜我已經因為連日勞累,又尚未從旅途的時差當中調回最佳狀況,所以感受力相當不敏銳,大多時候都覺得有點昏沉,而這種狀況持續到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都還是一樣。雖然是在昏昏沉沉中聽完了Mozart,但我對Tetzlaff的印象其實沒有很好,大概是他開頭的演奏就讓人覺得有點太過調皮而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古典。維安學妹一直說莫札特是考驗功力的曲子,因為就算是再小的失誤也都會原形畢露。不過我現在也想不起來到底Tetzlaff露了甚麼,畢竟莫札特本來就不是我熟悉的曲目,而我當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半夢半醒之間聽過的。

常去慢跑的地方,偶爾會邊跑邊聽春之祭

下半場是史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來德國幾年後常抱怨史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似乎很少上演,但沒想到今年他的早期三大芭蕾都一次聽齊了。而且這次還是今年第二次聽到春之祭(上次是呂紹嘉指揮NSO)。不過勞累的我還是沒有辦法仔細聽,這實在證明了聽音樂其實是需要高度注意力高度消耗腦力的一個活動,就算連我這麼熟悉的曲目我都還是無法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真是非常糟糕。記得最後Encore他們應該是演了阿萊城的姑娘,維安好像因為要趕火車先走了沒聽到;不過當天晚上一切都像是在夢中度過的,我想下次這種狀況我還是在音樂會前先睡個一個小時再來好了。

__

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 火鳥初體驗

Berlin im Licht (Berliner Dom)

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
So. 28. Okt. 2012
Karel Mark Chichon – Dirigent
Vadim Repin – Violine
Andris Dzenitis  „Postludium. Ice“
Igor Strawinsky „L’oiseau de feu“ (Orchestersuite 1919)
Dmitri Schostakowitsch „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Nr. 1 a-Moll“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只能說是簡潔有力。多虧了Berlin Classi Card讓我能以8 EUR的價錢坐上愛樂大廳A區的7牌正中央,終於感受到坐A區在音響效果上的爽感了(雖然我平常坐C區也很好,但和A區比起來的確是會有種距離感,視覺上也少了那種直接的震撼)。上半場是拉脫維亞新生代作曲家Andris Dzenitis的作品,基本上滿討喜的,簡單來講是首好聽清新但聽完後其實沒太多印像的作品,也許這種作品需要多聽幾遍才有可能比較喜歡,或是可能會覺得厭膩。Karel Mark Chichon算是很中規中矩的指揮家,指示都很清楚有效果。

不過今天的重頭戲(之一)當然是史特拉文斯基的火鳥。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現場聽到組曲全曲,之前只有去年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時有聽到魔王之舞之後的段落(Höllentanz Kaschtscheis, Wiegenlied & Finale),其實滿期待的。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雖然相較之下沒有愛樂那麼犀利精準,但是實在是一個相當棒的樂團,全曲基本上演奏得相當好,聲部間的平衡很棒,樂手也很能表現各種張力。雖然音樂上並沒有特別讓人inspired的地方,感覺少了一股這首曲子那魔幻的渲染力,但不要太挑剔的話其實是一場相當令人滿意的音樂會,除了進入Finale開頭的法國號放了點小砲之外。不過那個地方可能真的是那走上鋼索最艱難的第一步。聽柏林愛樂常覺得這個樂團應該要完美無瑕,所以常會太過吹毛求疵,稍有一點點不精準就受干擾,要是同樣的小砲發生在柏林愛樂的Stefan Dohr身上,我可能就不是覺得可惜,而是覺得好笑了(雖然上次祖賓梅塔指揮布魯克納第八號你在第二樂章也爆了一次);但聽廣播交響樂團就少了這層魔咒,所以讓人挺能享受他們的演出,不過可能也跟指揮相當乖有很大的關係。

下半場是Repin演奏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我第一次現場聽這首,相當精彩的演出,不過第一樂章Nocturne平常在家裡當背景音樂放覺得還滿美,現場聽實在有點太長;但是第二到第四樂章都相當夠味夠力度。Repin演到弓毛都不知道斷了多少根,而也虧他能這樣演了40分鐘。很可惜的是我當初聽完後好像有很多心得,可是已經事隔一個半月,很多都有點忘了或是搞混了(譬如說有沒有Encore之類的)。這提醒我以後還是不要偷懶,聽完音樂會後就要盡快把心得補上。

不過那是我離開德國的最後一個晚上,也是最後一場音樂會。29號我就踏上去上海的旅途,原本以為當天晚上的俄國曲目將是我在莫斯科轉機初體俄國風情的前奏,但沒想到莫斯科給我的印象除了無限的班機誤點和永遠不知道還要再走多久才能到登機門之外,史特拉文斯基、普羅高菲夫和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好像沒有幫道我更好的體驗到這地方的風情。

後記:寫這場音樂會的心得就是,Stefan Dohr躺著也中槍(笑)。
__

25 Jahre Kammermusiksaal 愛樂小聽25周年

25 Jahre Kammermusiksaal 愛樂小聽25周年
27. Okt. 2012

Berlin im Licht, 波茲坦廣場

愛樂小廳(Kammermusiksaal, Chamber music hall)今年建成25周年,在這個音響效果絕佳的音樂廳裡首演了無數的現代音樂作品,是卡拉揚、哈農庫特、林姆、史托克豪森等音樂巨人駐足之處。這 紀念25周年的室內樂馬拉松的曲目,除了再現的經典現代室內樂(e.g.史特拉文斯基大兵的故事),也重新上演在這過去25年內曾經在這個廳中首演的曲目(e.g.林姆的Mnemosyne),更讓一些作品藉此機會在世人面前露面。

一開始由Mark-Anthony Turnage的銅管樂  ‚Out of Black Dust‘開場,柏林愛樂的銅管群除了樂器之外,整體的音響也都泛著金色的閃光。曲間樂手還需要兼職打擊,但是對照起完美的合奏,打擊的部分就顯得稍不精準,畢竟他們是銅管嘛...

接下來由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接續。一開始因為一個“logistisches Problem“所以某位團員無法到達,等了一陣子之後決定由前任團員Götz Teutsch接手演出Avro Pärtfratres。整個團今天的表現雖然顯得有一些些不靈活,但是仍是非常棒的演出。第二首Brett Dean“Twelve Angry Men“是一首很複雜的曲目,有機會可以找錄音來聽聽。

接下來有個短短的中場休息,愛樂小廳可能今天是因為慶祝生日的緣故,所有吃的喝的都比平日便宜了50%,選擇的種類也多了很多,所以當然是盡情的享用白酒與熱食。休息過後是Teutsch著名的„Philharmonische Salon“(愛樂沙龍),每次他都會在這個系列中解釋某個主題的音樂。這次的主題當然是室內樂。其中最有趣的部分大概是他解釋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在貝多芬之前的室內樂都是皇室的娛樂音樂,而很多時候為皇室演奏的人不盡然就是最好的音樂家,技巧可能無法勝任過分困難的弦樂四重奏。但是貝多芬是為了音樂而寫而不是為了皇室而寫,所以他的作品就越來越無法由技巧不足的宮廷音樂家所演出,而是由當時維也納中最好的演奏家組成的重奏團演出。而他們也邀請當時維也納非貴族的有錢人,有教養的人,付錢來聽他們的演出,於是開啟了室內音樂會的傳統。

接下來又是一個短暫的休息後演出了Sebastian Currier“Night Time“,給豎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一如其名,以及五個樂章“Dusk, Sleepless, Vespers, Nightwind, Starlight“,曲子的確非常精準的用這兩種樂器描寫了這五種不同的夜色,是讓人非常驚艷的作品,而Currier當天也在場,因為他還有另一首給長笛、中提琴和豎琴的音樂„15 minutes“在這天首演。同樣的另人驚艷。這首是由15個分別長1分鐘的小片段組成,而每個樂章都有速度標記。很顯然的如果速度標記為108,那就代表這個片段裡面有108拍。我覺得這實在是太絕妙的設計。這給觀眾除了在聽覺上享受15種不同的細微風格差異之外,最好玩的是如果一邊屬拍子一邊聽,就可以感受到整個小片段的架構,你明顯知道現在這首曲子已經演一半了或是已經快要結束了,實在是個太有趣的經驗了。下次應該要找機會買他的CD來聽。接下來Holm Birkholz的作品 „Essenzen“其實沒給我留下甚麼太大的印象,不過我知道自己聽過了幾次他的不同作品,但都沒甚麼印象。

當天的的重頭戲是史特拉文斯基的大兵的故事,有趣的地方是當天的演員是卡拉揚的女兒Isabel Karajan (上次看到著名音樂家的後人是荀白克的女兒). 她基本上是一個演員,一人分飾三角,在舞台上熱力四射,而重奏團是柏林愛樂的首席群(Guy Braunstein, Wenyel Fuchs, Stefan Schweigert, Olaf Ott),只能說精彩無比,火花四射。整個舞台設計也非常的精簡,是讓觀眾在全曲結束後會歡呼大叫的演出。

還有一首Wolfgang RihmMnemosyne。上次聽到這首是在2010年的柏林音樂節,當天晚上全場都是Rihm的作品,而這首Mnemosyne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作品。今天的女高音Yeree Suh沒有當時的Anna Prohaska那麼優秀,但是很多片段還是讓我回憶起那場音樂會。也是因為這首曲子讓我感到Rihm的作品也有他迷人之處。

當天聽到的最後一首是Matthias Pintscher ‚sonic eclipse‘,是一首有點吵但是不太知道重點的作品,不過能有Tarkövisolo罩全場也算是不算過於無聊。但是聽了整整將近8個小時的音樂其實也算勞累了。晚上還繼續有爵士音樂會,不過我沒買票,畢竟要連聽13個小時的音樂會真的實在有點太累;但能參予到這個柏林音樂盛宴,也算是見證到了現代室內樂的歷史。

__

26.10.12

KRISTJAN JÄRVI 與柏林愛樂


19. Okt. 2012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KRISTJAN JÄRVI Dirigent
Carl Nielsen
En Fantasirejse til Færøerne
Olivier Messiaen
L'Ascension (Die Himmelfahrt)
Peter Tschaikowsky
Symphonie Nr. 4 f-Moll op. 36
離開音樂會後見到的美景 

這場音樂會算是紀念我滿n歲不再能夠買柏林愛樂青年票後,轉為套票會員的第一場音樂會。不過一如反常的這次在音樂會前睡了一覺沒定鬧鐘除了錯過導聆之外,還差點因為塞車而錯過音樂會的開場;在星期六晚上被困在Leipziger Straße上明明就已經看到Potsdamer Platz那三幢高樓大廈卻要緊張會不會趕不上的感覺真差,不過最後還是在開演前一分鐘順利坐上了自己的位置,連節目單都還沒來得及打開樂手就入場了。

原本是韓國指揮家鄭明勳(Myung-Whun Chung)要指揮柏林愛樂,但卻因為家庭因素而無法出席,所以請到現在MDR的音樂總監Kristjan Järvi來代打。其實我原本對鄭明勳就沒有特別的印象,但是卻很想看看被認為是指揮新秀的Järvi

第一首幻想曲算是我這場音樂會中的重要發現。我對Nielsen的音樂向來不熟,但是這真的是一首非常棒的序曲;從陰鬱的開場白,到長笛持續的八分音符漸漸把色彩補上,旋律展開,漸漸向上發展,到木管樂器漸行漸高將整個尺度拉開到landscape的景象,只能說這音樂是一幅完美的連篇圖畫,每個段落都是一個景色,愛樂的演出也很精彩,即使我實在不喜歡柏林愛樂吹E調豎笛的Walter Seyfarth,每次都讓人覺得他彷彿獨立於樂團之外(上次拉威爾的達芙妮與柯羅埃就有這種感覺了),細膩度也不足。不過這是一首我相當欣賞的曲子,完全沒想到就這樣過了10分鐘了。Järvi代打還能背譜指揮很讓人驚艷。

第二首是梅湘的基督昇天。這是我第一首讓我感動的梅湘作品;當初聽的是管風琴版,覺得很想改編給管樂團。後來也把管弦樂版找出來聽了,甚至覺得梅湘自己的管樂配器和我想得很像。這首曲子有很多可說的,但最奇妙的是第一樂章純銅管到第四樂章純絃樂的這種安排,整首演起來這種音效變換可說很明顯,但都指向基督昇天這個主題,覺得是很巧妙的安排。只不過這次的演出感覺音響不知為何有點乾燥,我覺得很多尾音都可以再更長,句子和句子間不該有那麼多的空白;畢竟梅湘的音樂都是要獻給基督的,而當天的演出不太像是在教堂裡面被演奏的宗教音樂,愛樂廳完美的音響效果增添了聲部之間的層次感,但少了那種教堂中的回響,梅湘的音樂就失卻了那種感人的宗教性,非常非常可惜。

不過這場音樂會的下半場才是讓我最難忘的。柴可夫斯基的第四號交響曲是聽到都不想聽的作品,原本沒有甚麼特別的期待,但Järvi當天和柏林愛樂的演出所報發出的火花簡直就只能說是太過驚人!第一樂章過後竟然就讓我因為內心得興奮而差點叫出來。第二樂章的演出較為平凡,但solist等也都有很完美的表現,算是有達到愛樂的水平,第三樂章pizzcado和吹管的表現都非常棒,樂句銜接之完美無瑕只能說是聽得超爽,而第三樂章結束後完全不間斷直接接上第四樂章開頭那驚人的巨響,回神過來才發現速度竟然這麼快!記得有次看杜達美的演出只覺得他快得很沒品味,但Järvi在快速中竟然還能顧及很多音樂上的小細節,大樂句中還能顧及小分句,實在很驚人。最後結束的時候讓我整個人由內心深處發起尖叫了三秒,現場的觀眾也是非常熱情的大喊,很少看到連柏林人都這麼的熱情的歡呼。這場音樂會只能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

太!爽!了!

__

25.10.12

Haitink 海汀克與柏林愛樂


06. Okt. 2012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BERNARD HAITINK Dirigent
Mihoko Fujimura Mezzosopran
Richard Wagner
Siegfried-Idyll (Version für 13 Instrumente)
Richard Wagner
Wesendonck-Lieder (Orchestrierung von Felix Mottl und Richard Wagner)
Mihoko Fujimura Mezzosopran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ie Nr. 3 Es-Dur op. 55 »Eroica«

海汀克這位率領荷蘭皇家大會堂25年,柯芬園歌劇院15年的老妖怪,應該是要見識一下才對得,尤其又是這種經典的德奧曲目。第一首Siegfried-Idyll是他送給他老婆Cosima33歲生日禮物,給13把樂器的小編制是為了好讓在家裡慶生時能有樂手當場演出(慶生時尼采也在場)。選用齊格飛的音樂是代表英雄與他的愛情,所以Cosima當然對華格納在之後將這首曲子改編給全樂團感到很感冒,我想這大概在女人眼中會成為你對我的愛不再特別的指控吧!這首曲子的演出充分顯示柏林愛樂的優點: 一流的獨奏者加上一流的合奏成員。幾乎毫無間隙的演出,樂句在樂器間的流轉是那麼的順暢自然,表現力、方向感都很足夠,是讓人無法分心的演出,非常驚艷!

第二首是華格納用金主Otto Wesendonck的老婆Mathilde Wesendonck寫的詩所譜的曲,其中大量引用了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動機和和絃。次女高音Fujimura的聲音很不錯,但是有些發音都不太清楚;感覺這三年下來耳朵對德文的確敏感很多,可以明顯聽出誰說的是標準的高地德語。整體表現很不錯,音樂很緊密,可惜這位日本次女高音的表現力不如樂團整體來得強,所以很多地方都覺得有點失焦。

下半場是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第一次現場聽是2003年維也納愛樂到台灣的演出(我不知道為什麼印象中一直記得那場是柏林愛樂,但查了一下確認是維也納愛樂),那時雖然做在國家音樂廳四樓最後一排最左邊的角落,卻給我了很大的震撼。接下來聽過NSO演一次差點睡著,而這次柏林的演出仍讓我感到非常振奮。雖然貝三並不是我最喜歡的曲目,但那種演出的完成度高到讓人以為在聽錄音一樣的經典詮釋,還是讓人感到無比爽快,更何況臨場感又增添了音樂本身的感染力,讓人到演出後的兩天都還不時的會想到英雄交響曲的旋律。

整體而言這是一場很棒的音樂會。海汀克的動作小而簡潔,清晰易懂,在看了各式各樣的指揮後,最後我還是覺得要向海汀克這樣,才能最有效的和現代的樂團溝通。

__

Krystian Zimerman 柏林鋼琴獨奏會




齊瑪曼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後一位偉大的鋼琴家,每次看到他有音樂會,都很想去聽。去年有幸衝著蕭邦兩百年紀念在在漢諾威聽了齊瑪曼彈整場的蕭邦,非常感動;今年衝著德布西一百五十周年,所以當然也很期待他的獨奏會。不過根據這次導聆Harold Hodeige的說法(頗為無聊的導聆),這次的曲目從一開始就都沒說定,只確定會是德布西的作品,齊瑪曼本身又幾番反覆的說過想要退隱的意願,也想過要把這場音樂會取消,不知為何總覺得心裡上總是不太踏實。

上半場第一首是德布西具有東方風情的Estampes。說實在我有點聽不太下去。前兩首格拉納達的傍晚感覺很沒有方向感,演奏完全沒有方向感,充滿著不確定性。從的開頭德布西用音域變化來模仿東方塔型層層疊疊交錯開始就是;真要苛刻的話大概就要說破碎的分句讓我以為塔都快倒了。第三樂章雨中庭是我高中時候彈過練過的作品,齊瑪曼這個樂章的表現雖然稍微流暢點(大概跟速度有關),但還是少了一種身為一流鋼琴家應有的敏銳度,許多細節都匆匆帶過,讓人頗為失望。

接下來演奏德布西前奏曲的選粹,其中不乏著名的棕髮少女。前奏曲畢竟是他錄過音的作品,演出比Estampes好很多,但是感覺還是有種心存雜念的不純淨感(我確定我應該不是日本漫畫或是金庸小說看太多),不過也可能是第一首感覺太差留下的心理陰影,導致在聽前奏曲時都覺得戰戰兢兢怕他會出甚麼差錯毀了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所以才沒辦法單純享受。不過還是有很多令人驚艷的片段。

下半場開場是齊瑪諾夫斯基的三首前奏曲(Op.1),是一首浪漫派風格的蕭邦式作品,很平實美妙的演出,可惜感覺少那種會讓人眼睛一亮的火花。第二首是蕭邦的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去年聽他在漢諾威彈這首雖然有些小小的miss,但演出是讓人感覺火花四射驚喜連連。但這次聽卻覺得似乎他彈得有點不耐,連慢板樂章都有一種微微的遲疑,終樂章的速度快到跟年輕的瑪莎阿格麗希有得拼;雖然我在可以看得到手指的那邊是看得目不暇給,但是聽起來真的就像是在趕鴨子,演出完只有那種火花稍縱即逝的失落感。
瑪莎阿格麗希1976柏林獨奏會

最後連一首完整的Encore都沒有,我做在左手邊聽不太清楚他講甚麼,大意好像是他委託了一個朋友創作一首作品,原本想在這場音樂會上演出,但那個朋友卻意外過世了,然後又怎麼怎麼。結果就是他彈了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慢板樂章開頭,然後意外地接到了生日快樂歌的旋律。很短,大概一分半就結束了,然後整場音樂會就結束了。相較起去年他在漢諾威演了三首Encore,以及今天他的表現,讓人覺得他大概心情狀態不佳,所以讓這場音樂會才顯得無趣吧。可惜可惜。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