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11

Bach Collegium Stuttgart

Leitung: Helmuth Rilling
Klavier: Evgeni Koroliov, Ljupka Hadzigeorgieva, Anna Vinnitskaya & Stepan Simonian
Programm:
J. S. Bach, BWV 1058, 1069, 1063, 1052 & 1065

我想這大概是一場非常特殊的音樂會。標題為巴哈:1-4鋼琴協奏曲




"Johann Sebastian Bach empfing in diesem Chorraum während seinder 27 Leipziger Jahre regelmäßig das heilige Abendmahl. Heute sieht hier auch der Taufstein, an dem 11 von 13 Kindern seiner zweiten Ehe getauft wurden. Seine letzte Ruhestätte befindet sich seit 1949 in der Thomaskirche." (Thomaskirche內巴哈紀念碑)

2008年就去過萊比錫要造訪巴哈工作的Thomaskirche,但是大門緊閉,2009年再訪再次深鎖,2010年再訪再次慘遭因為有彌撒而被婉拒的命運,我就確定了雖然巴哈是位偉大的作曲家,不過不只我跟他不合,他跟我大概也不合的命運(我是在演哪齣連續劇?)。不過今年2011年十月棄而不捨的再訪萊比錫,終於讓我在中午的時間有機會到他的墓前靜默幾一會兒,此時教堂內的管風琴響起,是巴哈,仔細聽了斷斷續續的琴聲,想著大概是管風琴老師在教學生,也許巴哈也曾在兩百多年前的某個午後,就如同這天一樣,教學生彈琴?直到這時候我才有種古今終於交錯的感覺,回想著剛剛在博物館內看見巴哈的手稿,而我對這位畢生創作無數的作曲家的了解實在是少得可惜,即使郭德堡變奏曲陪伴了我高三整年不念書在建中活動中心三樓那空曠的廳堂上一人在紅色的帷幕後獨奏只為尋找自己的平靜。

因為我是個從不願去讀作曲家傳記的人。

所以其時我也不知道巴哈寫過給四個鍵盤的協奏曲,今天就讓富享盛名的Bach Collegium Stuttgart來帶我認識一下這些作品。曲目設計很特別,上半場分別是三首協奏曲,分別是給一台(BWV 1058)、兩台(BWV 1069),以及三台鋼琴(BWV 1063);下半場又是兩首協奏曲,分別是給一台(BWV 1052)與四台(BWV 1065)鋼琴。以詮釋巴哈聞名的Evgeni Koroliov連彈五首協奏曲,他的太太Hadzigeorgieva也彈了三首,加上其他兩位年輕的鋼琴家Anna Vinnitskaya & Stepan Simonian,兩男兩女兩老兩少的組合顯得非常有趣。




Thomaskirche

指揮Helmuth Rilling已經將近七十五歲,在萊比錫音樂院的鋼琴教授用“sehr berühmt“ (非常有名)來形容他,但在維也納的朋友(美國人)卻說“very famous is very relative!“,他說他到了維也納後和當地音樂人士談到在美國非常有名的鋼琴家,但在奧地利卻無人在意。其時這樣也好,各地還是需要保有自己的特色。不過Helmuth Rilling真的非常厲害,指揮動作毫無多餘之處清楚乾淨,真不愧是灌錄了巴哈作品全集的老妖怪,樂團 (4+4+3+2+1) 只能說乾淨到令人無法置信的地步,音色之溫暖厚實大概是我到現在聽過最好的,相較之下由安娜蘇菲穆特獎學金得主所組成的12人重奏團比他們遜色多了,幾個禮拜前聽的kammerorchesterbasel,去年聽的Akademie für alte Musik Berlin以及之前的幾個義大利古樂重奏團大概都不及他們那種無時無刻都維持著完美聲部平衡以及音色高度融合的程度,但又不失聲部間的立體感,第一首結束就瞬間讓人覺得絕對要把他們當成世界第一級的樂團來看待。

獨奏者我只能說完全都無可挑剔,連我這麼苛刻的人都不禁要用完美來形容這場音樂會,最後四台史坦威鋼琴在台上邁向燦爛的結尾時只能說是這大概是這輩子聽巴哈協奏曲最極致的境界了。要說真要有甚麼好挑剔的,大概就是史坦威鋼琴的聲音太珠潤,少了一種古樂總有cembalo在背後襯底的金屬基調,只能說聲音有點過於唯美。

要給音樂會評分的話這場絕對是A++

24.11.11

3rd Sinfoniekonzert



Sinfoniekonzert bei der Staatsoper Hannover

Programm
Sofia Gubaidulina, Märchenpoem für Orchester (1971)
Jacques Ibert, Konzert für Flöte und Orchester (1934)
Igor Stravinsky, Petruschka (1911/47)
Dirigent: Johannes Debus
Solist: Vukan Milin

今天很高興和德國同學一起去聽音樂會,雖然漢諾威歌劇院的交響音樂會過去兩年來每次都讓我失望,但是這次曲目實在太精采太對胃口,所以決定還是要去聽一下。

今年Gubaidulina非常紅,因為她八十歲生日,漢諾威舉辦了一系列幫她慶生的音樂會,而歌劇院也演了一首她的作品。這首曲子其實是在描寫粉筆的一生,而我兩年前就在NDR聽過一次,這一比較下來就顯得NDR Radiophilharmonie整整勝過漢諾威歌劇院交響樂團一個級別,而NDR的音樂廳也的確比歌劇院更適合演奏交響樂。

第二首是依貝爾的長笛協奏曲,抱著很大的期待來聽,因為獨奏者Vukan Milin是歌劇院交響樂團的首席,每次聽他在演出歌劇的時候都感覺很不錯,但是沒想到這大概是當天晚上讓我最失望的演出。我一定要嚴格的批評整個樂團和獨奏者也沒在一起就算了,自己也非常混亂,就像上次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一樣讓人失望。不過再次體驗到聽帕胡德的CD和現場演奏會是多麼洗腦的事,等級差太多了。不過讓我體驗到在最high的第三樂章結尾差點睡著的奇妙經驗(上班畢竟太累了)Encore吹了德布西的Syrinx,自己吹過又會背的曲目,如果他無法施展有如霍洛維茲般的音樂魔法,我想如果我身為樂評大概會把這個Encore評為有誠意但卻多餘吧。

下半場聽得出樂團花了很多時間練習彼得洛希卡,這是我第一次聽現場,演得中規中舉。演出本身並不讓人驚艷(畢竟小號Solo時會讓人懷念Tarkövi的舉重若輕),驚豔的是竟然可以演得這麼穩當,可見樂團實力其實並不差,只是缺乏練習;再次讓人驚豔的是Stravinsky的音樂語言以及拼貼功力,也再次認知到他對我的影響有多深,我的音樂美學大概都是奠定在他早期的作品的美學之上發展出來的,儘管從我閱讀他的自傳至今也將進10年,其間當然也吸收了很多新的東西,也做了很多消化和重組,但屬於本質的東西都可以在他的彼得洛希卡中找到,然而當我問自己是否在彼得洛希卡的音樂被寫下百年後(1911-2011)自認有能力超越他的時候,我竟然只找得到他的衍伸(以及其他人的衍伸),說要在本質上的超越我想我並沒有。不過也想到自己的三樂章中國速寫曾被評為元素太多沒有好好發展。當初聽到時有點難過,不過現在我大概只會覺得自己和那個批評站在完全不同的平台上。不過和彼得洛希卡那複雜交錯的元素比起來,我的音樂真的算是很簡單的了。不過在創作了這幾年之後回去聽彼得洛希卡,才真的發現原來我創作音樂的目的就只是想要創造出有如彼得洛希卡故事內容般活生生又五花八門的世界,一個我自己的世界。


15.11.11

ORQUESTRA DE CADAQUÉS



LEITUNG : GIANANDREA NOSEDA
XAVIER DE MAISTRE : HARFE

Programm
Juan Crisóstomo de Arriaga, Symphonie D-Dur
Joaquin Rodrigo, Concierto de Aranjuez für Harfe

Isaac Albeniz, Evocation aus Iberia
Maurice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Georges Bizet, Symphonie Nr. 1 C-Dur

事實上我以前也不知道西班牙的Cadaqués交響樂團是何方神聖但遠渡重洋(...)來漢諾威演出曲目也很南歐所以就決定去聽聽看在加上豎琴家Xavier de Maistre最近又非常紅,到處的節目單都看得到他的名字,據說明年也要去台北,所以就決定去看看他。今天的曲目除了阿蘭輝茲協奏曲之外我都很不熟悉,不過阿蘭輝茲協奏曲通常都用吉他演奏,豎琴的版本也是作曲家親自改編的,但是卻沒聽過,剛好來見識一下。最近去聽音樂會總是會感受到歐洲經濟不振。照例來講漢諾威Pro Musica (類似台灣的牛耳)辦的音樂會票都賣得不錯,但自這個樂季來去聽到第三場,每一場人都少得令人驚訝,很顯然Abo會員(意指購買套票有固定座位的會員)比去年少了很多,不過讓我每次都聽得很開懷。

我之前也沒聽過Juan Crisóstomo de Arriaga這位西班牙作曲家的名字然而據說他是號稱西班牙的莫札特的作曲天才只可惜21歲時死於肺結核。這次聽到他15歲時(1821)寫的交響曲,真是有種驚嘆。已經很有浪漫時代的風格,即使雖然作品本身無法被稱為是傑作,畢竟在結構以及內容上都還顯得非常稚嫩,但是音樂上的種種出人意表的靈感(musikalische Einfälle),奇妙的和聲轉換,偶爾閃現的民族風格,以及令人感到驚喜的段落承轉,即使以現代的角度來看那些都不算意外,但只要想到那竟然是一個1821年時15歲的幼童寫出來的東西,就不禁讓人讚嘆他的確有著驚人的潛質,也感到萬分的可惜。樂團本身很不錯,編制很小,弦樂6+6+6+4+2,管樂就是兩個木管五重奏加上兩隻小號的編制;音質的色彩非常濃郁,且很有景深,是個質地很好的樂團。

第二首是Rodrigo的阿蘭輝茲協奏曲,de Maistre展現了他驚人的琴技,每個重音撥弦,每個爬音上行和glissando都勾人心神,除了技巧外也展現了他對音樂的敏感度以及處理音樂的細膩;樂團也非常敬業,無論是背景還是線條都非常動人,不愧是西班牙樂團來演奏西班牙音樂,是個非常令人難忘的演出。不過在協奏曲中就發現了這個樂團的某個缺點(大概和指揮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高潮的營造都只在最後達到高潮頂點的前幾秒鐘有讓人有與樂句一起上升的感覺,這點很是可惜,而沒有那種一氣呵成直上高潮的那種感動;不過非常難得的是指揮把高潮後的餘波處理得很細膩,高潮後的每次波動都令人隨之起伏,這點上幾乎很少聽到有樂團能做得這麼好。

中場休息大家瘋狂去排隊買de MaistreCD還有要簽名,可見他真的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樂趣;由其是Encore還非常大方的連彈了兩首,第二首基本上如果用鋼琴彈的話大概會覺得俗到炸掉,但是用豎琴彈就是突然多了一種靈巧與純粹感,真不愧是我個人排行榜上名列世界三大神祕樂器之首。

下半場有阿爾班尼士的Evocation (西班牙語中的回憶),的確是個非常sentimental的曲子,而這個改編的版本也很充分的把曲子中的傷愁淡淡的表露出來,偶也有些令人驚訝的配器。接下來拉威爾的死公主的孔雀舞,充分的展現了這個樂團我上面提到的優點與缺點。樂團本身質地很好,但是高潮的營造(無論潮大潮小都一樣)都只有在最後的片刻才讓人上去,但是高潮後的餘波總是一波一波的做得非常足,讓人讚嘆之餘也不禁感到可惜。不過在演奏這細緻的慢板時,這個樂團的另一個缺點又浮現,那就是attact常常不太整齊,事實上雖然很多職業樂團也都有這個問題,但這只能說樂團和曲子不夠熟,以及樂團和指揮之間在這首上的默契不夠。

最後一首是比才的交響曲,我記得以前曾經聽過幾次CD,但是因為實在沒甚麼特別的印象,所以這次也可以算是像是接觸新作品般的在聽;這是比才17歲時寫的作品(1855),被比才他編號為第一號交響曲,但比才卻沒機會寫第二號交響曲,所以這也就是他唯一的交響曲。曲風很像藉在貝多芬、孟德爾頌以及舒曼之間,很顯然的比才當年是以這些作曲家的作品為榜樣而寫就了這首作品。原本我不抱持著太大的期待,但整個樂團實在讓我驚訝到不行。第一個樂章就整個樂團想是換新了一樣,突然變得很德國式的乾淨俐落,音色也不像之前那般濃厚,而變得俐落和明亮,而整體上完全就是一流樂團的水準,可見這個樂團對這曲目是極度熟悉。而這種一流的表現從第一樂章到第四樂章,極度享受!實在是太令我驚訝了!
整體而言這是一場很棒的音樂會,經驗程度大概還要勝過上次去聽馬捷爾與慕尼黑愛樂。如果我要學范老師在每次做會後都幫自己打分數來做結,今天這場音樂會可以給A。

13.11.11

Intolleranza 1960



Musik und Libretto von Luigi Nono

諾諾的這齣歌劇可以說是驚人,而去年漢諾威歌劇院在寫就五十年後重新製作,首演後被樂評高度讚賞,一票難求,全數售罄,今年果然勇奪德國劇院聯盟在音樂劇場這品類的浮士德(115)。好險在這個樂季又再次上演,才有機會再次親身體驗。

就音樂本身而言,諾諾的這齣歌劇就如同他的其他音樂一樣,完全不“enjoyable“,所以即使我在看完表演後很喜歡這個製作,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買CD來聽,因為用聽的根本就已經超出所能理解的範圍。對我來講把噪音放入音樂的實驗目的是開拓作曲家的工具,但買CD純聽音樂,與純聽噪音音樂其實還是可以感覺到感官上接受的極限。

歌劇本身的內容其實就是一個到異鄉工作的挖礦工人回家的故事。在回家的路上,挖礦工人經歷了一些譬如說民主由行,或是被警察抓去關,然後逃出監獄的事件,而這些事件伴隨了他個人政治覺醒的過程。最後回到家鄉前洪流湧竄淹沒一切,在眾人紛紛逃離家園時這位工人才發覺其實這才是他該留在家鄉的理由,因為他要改變這一切。歌詞的部分大多不是Nono原創,而是Nono直接引用一些作家、詩人的作品來描述場景。

至於這齣製作為什麼特別動人呢?因為觀眾和演員是混在舞台上的。開演前先在觀眾席上聽一段從後台傳來的合唱,然後舞台前幕升起(是一張厚重的鐵幕),聽眾被邀請進入舞台,然後紛紛在舞台上雜亂的椅子上就座,有些人坐在地板上,有些人(演員)是早就躺在地板上不動。然後鐵幕再次拉下,眾人被鎖在黑暗的舞台上,開始難聽的音樂(樂團剛好在我正下方,透過鋼格聲音傳上來),偶爾身邊的人竟然唱起歌或是說起話來,才發現他們竟然都是演員!嚇死人了。最有趣的是演員竟然還會和觀眾互動,譬如說偶爾拉一下你肩膀,偶爾拿手電筒照你一下,或是帶你到別的位置去,配合當時的情境,讓人切身有種身處於那個場景當下的感覺。由其遊行示威那段,眾人集結到舞台中央,旁邊有梯子,有歌者在上方高唱,混在你四周的有演員一起應和吶喊,真的很有臨場感(那時不禁覺得自己上次被()強迫去看那個無聊的極限震撼真是還有些生氣)。接著隨著劇情的推移,遊行者被抓,然後觀眾也隨著混亂的人群在舞台上移動,有些演員就突然自動倒在你身上或是腳邊,非常擬真,最後還被發給毛毯,然後觀眾被要求躺在地上,像是在犯罪集中營被關一樣。然後隨著事件發生,觀眾自然而然的漸漸起身,又呈現一片混亂後又發生洪水氾濫(舞台後方突然沖下大水(水真的超大)),然後見到演員浸在水裡,眾人又哭泣又鬧,然後觀眾退場,幕落,結束。

這真的是個很特別的經驗,想到台灣好像也想推廣音樂劇場,但是好像到現在也沒有聽到甚麼太多的下文;百年國慶音樂劇花了兩億三千萬的夢想家是讓人連trailer都看不下去的東西,就覺得有很多感慨,而我是否該/能像劇中的那個礦工一般說話呢?

Hier muss man bleiben, hier alles ändern” (我們需要留在這裡,改變這裡的一切)

5.11.11

Philharmonie >Late Night< 深夜愛樂



Magdalena Kožená Mezzosopran
Olaf Ott Posaune
sowie weitere Mitglieder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Manuel de Falla
Psyché für Singstimme, Flöte, Violine, Viola, Violoncello und Harfe
Luigi Dallapiccola
Piccola musica notturna
Luciano Berio
Sequenza V für Posaune
Luciano Berio
Folk Songs für Mezzosopran und sieben Instrumente

„Philharmonie >Late Night<“ 是柏林愛樂今年新想出來的一系列三場音樂會,都是緊接著晚上八點的音樂會後,十點半繼續加演到深夜的音樂會,而且標榜曲目奇特(„in ungewöhnlicher Programmzusammenstellung“)。今天是第一場有晚上八點音樂會票的人,都可以參加這系列的音樂會,而且還是自由入座,所以要早早選個好位置。這場音樂會也額外售票,不過卻也全數售罄,也因此有些朋友聽來卻沒能來聽,於是我就想了一個辦法:畢竟很多老先生老太太他們有八點音樂會的票,但是卻不會去聽十點半的音樂會,我八點進去一下,和隔壁鄰居要個他們的票,再拿出去給我朋友就好了,而的確也成了!不過奇妙的是,十點出場的時候,人山人海的人衝出愛樂廳要回家,但卻有一堆人在排隊買票(更怪的是票已經賣完了),我就想說如果他們狡猾一些,就和那些急著離場的觀眾要張票不就好了?事實上也證明大概只友1/3聽了8點那場ausverkauft音樂會的人留下來。


不過重點還是在音樂上。開場前竟然還以外的聽見Simon Rattle講德文不知道他是太緊張還是怎麼樣,所以不是十分流利,不過還是聽得懂就是了。仔細看演出團圓的名單,就發現有些是還有不少是聲部首席,像是長笛的Andreas Blau,長號的Olaf Ott,以及上次演Rihm小號打擊幻想曲的Jan Schlichte,很好奇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組合,不過徹底的感覺到這種音樂會會讓團員彼此間有更多的交流,畢竟一般打擊在音樂會中也不會直接站在小提琴後面。

第一首是FallaPsyché,短短的卻很美,是很標準的有西班牙風的後浪漫歌曲,很棒的小品,更合適的是接著演奏Dallapiccola的小夜曲,時間上也很對,也是演得很棒,完全不覺得時間一下就過去了。第三首也是這系列音樂會的核心,BerioSequenza,長號soloOlaf Ott不愧為首席,展現各種雙音甚至三音的長號技巧都非常肯定。

最後一首BerioFolk Songs也是讓人最驚訝的,就是Berio竟然有寫過這種民族音樂,而且還是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而且音樂本身還這麼和諧。不過這首1966年寫就的作品讓人看到了民族音樂在結合了現代元素後也可以展現她非常迷人的一面。

一個小時的音樂會,很特別,我想下一次還會再去。



奇妙的是這四首音樂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



Manuel de Falla, Psyché für Singstimme,



Luigi Dallapiccola, Piccola musica notturna





Luciano Berio, Sequenza V für Posaune





Luciano Berio, Folk Songs für Mezzosopran und sieben Instrum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