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2

ARIADNE AUF NAXOS



Staatsoper Hannover
Oper von Richard Strauss
Libretto von Hugo von Hofmannsthal
Premiere am 3. Dezember 2011
Musikalische Leitung, Karen Kamensek
Inszenierung, 
Ingo Kerkhof
Bühne, 
Anne Neuser
Kostüme,  
Inge Medert
Choreographie, 
Mathias Brühlmann

這次很大膽的去聽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歌劇,Ariadne auf Naxos,只能說是很衝。其實音樂本身非常好聽,而當天歌者也唱得很好,樂團也演奏得好到讓人驚艷,很多歌詞其實我也都聽得懂,但是因為劇情本身十分複雜,而字幕又莫名其妙的不在舞台上方而在舞台深處,基本上是處在一個完全看不到字幕的狀態,所以就變成全都得用聽的,但到最後變成完全脫線不知道劇情到底到哪邊了。不過就音樂本身而言是頗為迷人的,是很典型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有機會我應該會把歌詞劇情給弄熟,然後再去聽一次。

10.2.12

布魯克納第九號,終樂章


Leipzig: Ernst Eulenburg, n.d.(ca.1925). Plate U.E. 931


09.Feb. 2012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r. 9 d-Moll mit der nach den Manuskripten vervollständigten Aufführungsfassung des 4. Satzes von Samale-Phillips-Cohrs-Mazzuca (1985-2008/rev. 2010-2012) 

賽門拉圖在我心中終於在這場演奏會後成為世界一流的指揮家因為他指揮的布魯克納實在太精采了

布魯克納在他生命的終點只完成了最後一首交響曲的三個樂章,留下千餘頁第四樂章的手稿,今年再次在眾多學者的整理下再次校訂了第四樂章,今天演出四個樂章全曲。導聆的是參與修訂的音樂學者Benjamin-Gunnar Cohrs (很巧的是我們認識,而且在我之所以會認識他是因為我湊巧的在網路上寫了一段關於我與另一位朋友間討論布魯克納與馬勒的對話)
布魯克納在死前就已知道以自己的身體狀況來看大概無法完成這個最後一個樂章,所以向人表示他的作品Te Deum (上帝,我們讚美祢)將是這個第四樂章最好的替代品。因此歷史上的演出有時是演完三個樂章後再接著演出Te Deum,但通常都是演完三個樂章後就做結,所以像這次一樣能演完全曲真的很難得。

第三樂章那段令人窒息的高潮

拉圖把布魯克納大的線條拉得很漂亮,他非常喜歡處理articulation的這個特點讓布魯克納的音樂聽起來不只再平板如廣大的原野,而看的見平原上的各種微地形的起伏,我只能說非常驚豔。樂團在壯闊的橋段都非常非常驚人,不論是哪個聲部,每個長音都拉得飽滿十足,第二樂章弦樂連續上弓整齊劃一的那股氣勢讓人簡直全身都要隨著上弓的節奏跳動,一直不斷的讓人聽到頭皮發麻,而全部弦樂整齊到無敵的撥弦只能說太令人震撼,細微的表情變化全團一起而且每一次重覆都完美。第三樂章最後一次那段爆炸性的fff,只能說是聽得心旌搖馳。
第四樂章感覺比較瑣碎,結尾則是這個版本修訂的重點,引進了幾乎是前三樂章的各大主題,結尾是十分壯闊的讚美詩,除了用驚人來形容之外,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樣形容這場。

結束後觀眾給了非常熱烈的掌聲,事實上也應該要,這是一場難忘的音樂會。
__

庫特馬索與愛樂交響樂團



04. Feb. 2012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onductor: Kurt Masur
Cello solo: Daniel Müller-Schott

Program:
Robert Schumann, Konzert für Violincello und Orchester a-Moll op.129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r. 7, E-Dur WAB 107


16歲時上的第一堂指揮課,見了老師家一張庫特馬索指揮紐約愛樂海報,聽老師解釋他,從此這個名字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隨著家裡CD蒐藏的增長,他與布商萊比錫大廈交響樂團合作的錄音也逐漸增加,知道他在文化傳承與人道精神上的貢獻,而最終讓我有機會看到已經84歲的他,實在是很幸運。

這是第一次聽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出,上半場演奏舒曼自殺前所寫的最後一部作品,擔任大提琴獨奏的式現在很紅的Daniel Müller-Schott,上次聽他和Julia Fischer一起演雙協奏曲,覺得他拉得很不錯(他這個樂季有去台灣)。愛樂交響樂團在這首的音量很小,音色很暗很內斂,感覺這種音色說好聽是黏稠得很有凝聚力,說得難聽就是很悶,演出還沒結束我竟然就在想說:如果這就是英國樂團的傳統與特色,難怪他們整個十七十八到十九世紀中葉都沒能出過半個偉大的作曲家。Daniel先生拉得很棒,但也感覺很中規中矩,偶有小小火花但可惜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庫特馬索的動作很小很少,從後方幾乎很少看得到他的手,大部分動作都只在身體前方,雖然他年事已高,動作不靈活應該也大有影響,但如果沒記錯他的動作向來都很小。這大概是我到目前為止現場看過動作最小的指揮吧!

庫特馬索的動作真的很小

下半場布魯克納的第七號交響曲,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聽布魯克納的交響曲,愛樂交響樂團完全換了一個音色,變得比較明亮,音量也明顯大很多;不過第二樂章很多地方弦樂又常回復到上半場那種悶到不行的音色,讓人不禁覺得到底一個樂團有沒有辦法任意改變自己的音色呢?柏林愛樂很明顯有很多種不同的音色,不過基本上都是頗為鮮明清澈,看來要了解一個樂團還是要多聽幾場他們的音樂會才有可能。

音樂的部分基本上要聽完整首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確當初我竟然能說出要去聽讀詩會還不如在家聽布魯克納的彌撒曲這種話來,的確值得一個誰比我更悶的稱號。但其實布魯克納的音樂也不是真的那麼悶,只是全都是一連串的內心戲,如果沒能與其接軌,大概真的會覺得悶到爆炸吧。也許詩也是一樣。



我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去聽音樂會,不過也許我只不過是還沒找到那個能與我分享音樂內心戲的那個人。然而他在哪裡,就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了。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Der Göttinger Universitätchor und Das Göttinger Universitätorchester
 
很可愛的廳,結束後謝幕

這次受學妹邀請到哥廷根去聽哥廷根大學交響樂團紀念創校275週年的音樂會,演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順便看看學校交響樂團的程度如何。

離開學生樂團很多年之後,自己幾乎也沒再聽過業餘樂團的演出了,其實也不太能說得上到底德國學校的樂團和台大交響樂團的程度是否有差別。這次的座位很特別,是在一根大柱子後面,所以我完全看不到樂團,只看到Jacob Grimm先生的雕像就在我10公分正前方;沒看到樂手雖然很可惜,但也讓我有了非常奇妙的體驗,畢竟只能用耳朵去聽樂團到底發生甚麼事有些無聊,所以第一樂章還沒聽完就拿手機即時從IMSLP的網站上下載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總譜下來,邊看邊聽,所以哪個聲部在幹嘛其實都清清楚楚,也算是一件好玩的事。
哥廷根小酒館 

演出結束後和學妹去隔壁的小酒館喝啤酒,很有中世紀的風格,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