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12

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 火鳥初體驗

Berlin im Licht (Berliner Dom)

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
So. 28. Okt. 2012
Karel Mark Chichon – Dirigent
Vadim Repin – Violine
Andris Dzenitis  „Postludium. Ice“
Igor Strawinsky „L’oiseau de feu“ (Orchestersuite 1919)
Dmitri Schostakowitsch „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Nr. 1 a-Moll“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只能說是簡潔有力。多虧了Berlin Classi Card讓我能以8 EUR的價錢坐上愛樂大廳A區的7牌正中央,終於感受到坐A區在音響效果上的爽感了(雖然我平常坐C區也很好,但和A區比起來的確是會有種距離感,視覺上也少了那種直接的震撼)。上半場是拉脫維亞新生代作曲家Andris Dzenitis的作品,基本上滿討喜的,簡單來講是首好聽清新但聽完後其實沒太多印像的作品,也許這種作品需要多聽幾遍才有可能比較喜歡,或是可能會覺得厭膩。Karel Mark Chichon算是很中規中矩的指揮家,指示都很清楚有效果。

不過今天的重頭戲(之一)當然是史特拉文斯基的火鳥。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現場聽到組曲全曲,之前只有去年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時有聽到魔王之舞之後的段落(Höllentanz Kaschtscheis, Wiegenlied & Finale),其實滿期待的。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雖然相較之下沒有愛樂那麼犀利精準,但是實在是一個相當棒的樂團,全曲基本上演奏得相當好,聲部間的平衡很棒,樂手也很能表現各種張力。雖然音樂上並沒有特別讓人inspired的地方,感覺少了一股這首曲子那魔幻的渲染力,但不要太挑剔的話其實是一場相當令人滿意的音樂會,除了進入Finale開頭的法國號放了點小砲之外。不過那個地方可能真的是那走上鋼索最艱難的第一步。聽柏林愛樂常覺得這個樂團應該要完美無瑕,所以常會太過吹毛求疵,稍有一點點不精準就受干擾,要是同樣的小砲發生在柏林愛樂的Stefan Dohr身上,我可能就不是覺得可惜,而是覺得好笑了(雖然上次祖賓梅塔指揮布魯克納第八號你在第二樂章也爆了一次);但聽廣播交響樂團就少了這層魔咒,所以讓人挺能享受他們的演出,不過可能也跟指揮相當乖有很大的關係。

下半場是Repin演奏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我第一次現場聽這首,相當精彩的演出,不過第一樂章Nocturne平常在家裡當背景音樂放覺得還滿美,現場聽實在有點太長;但是第二到第四樂章都相當夠味夠力度。Repin演到弓毛都不知道斷了多少根,而也虧他能這樣演了40分鐘。很可惜的是我當初聽完後好像有很多心得,可是已經事隔一個半月,很多都有點忘了或是搞混了(譬如說有沒有Encore之類的)。這提醒我以後還是不要偷懶,聽完音樂會後就要盡快把心得補上。

不過那是我離開德國的最後一個晚上,也是最後一場音樂會。29號我就踏上去上海的旅途,原本以為當天晚上的俄國曲目將是我在莫斯科轉機初體俄國風情的前奏,但沒想到莫斯科給我的印象除了無限的班機誤點和永遠不知道還要再走多久才能到登機門之外,史特拉文斯基、普羅高菲夫和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好像沒有幫道我更好的體驗到這地方的風情。

後記:寫這場音樂會的心得就是,Stefan Dohr躺著也中槍(笑)。
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