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13

深夜愛樂 - 亨德密特與魯托斯拉夫斯基


PHILHARMONIE »LATE NIGHT«
MITGLIEDER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Martin Löhr Violoncello
Paul Hindemith, Ouvertüre zum »Fliegenden Holländer«, wie sie eine schlechte Kurkapelle morgens um 7 am Brunnen vom Blatt spielt für Streichquartett
Paul Hindemith, Kammermusik Nr. 3 für Violoncello und zehn Solo-Instrumente op. 36 Nr. 2
Witold Lutosławski, Präludien und Fuge für 13 Solo-Streicher


這次late night的第一首是個讓人發笑的作品。如同他的標題歌劇»漂泊的荷蘭人«的序曲,如同一個爛樂團裡的弦樂四重奏早上七點在噴泉旁試譜演出。事實上這首具高度技巧難度的作品不是為了譏諷華格納的音樂,而是譏諷那些不專業的職業樂手,在對樂曲不熟的狀態下就進行演出。柏林愛樂這次的四重奏各個當然是技巧高超,但表情與動作上卻都還要假裝自己對譜有些無法掌握,向是要用鬥雞眼盯誇張的就著譜看,或是在樂句銜接時用誇張的動作提醒小提琴一部不要再睡囉!現在換你進來了!“配上不和諧的音響以及莫名的拼貼,這首真的有種荒謬感,能親眼見到這首罕見曲目的演出真的相當有趣。
第二首是亨德密特的第三號室內樂。


這首在亨德密特的Kammermusik當中是相當內斂,不似的一號和第二號那麼注重表現與效果,第三號以大提琴為獨奏樂器發揮了大提琴的特色,有更多的沉思,更注重樂團和獨奏之間的對話與抗衡。擔綱獨奏的Marin Löhr不愧是愛樂的solo之一,表現相當出色,但是其實很期待聽到更多的線條,尤其是第二樂章;他當天的演出有些地方音樂的表現顯得略為呆板,感覺少做了一些。

亨德密特得Kammermusik我還是最喜歡第二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聽到

最後一首是Lutosławski 的前奏與賦格,大概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作品:其實我也無法。雖然我大概知道樂手們在做些甚麼,指揮在做什麼,音樂本身也有表現力,有意象與有內容,但是問題就在於內容實在太過分抽象,新東西又出現得太快,還有隨機音樂,實在很難讓聽眾得到一個連貫的印象。我的心得就像是上次聽他的第三號交響曲一樣,Lutosławski的音樂有時相當深刻,但大多時刻實在有些無法同理。
__





29.4.13

Paavo Järvi, 柏林愛樂 & Frank Peter Zimmermann


13. April, 2013,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PAAVO JÄRVI Dirigent
Frank Peter Zimmermann Violine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ie Nr. 1 C-Dur op. 21
Paul Hindemith, 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Jean Sibelius, Symphonie Nr. 5 Es-Dur op. 82

上次聽Paavo Järvi是他帶領巴黎交響樂團到漢諾威巡演。由於上次有時差聽得相當勞累,對Järvi只留下了他的指揮動作相當經濟有效的印象。這次在完全清醒的狀況下聽他與柏林愛樂的演出,再次證實了這個印象。

這次的導聆是Grünewald先生,每次他的導聆都無法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次除了知道原來貝多芬也經過了一番掙扎才寫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交響曲之外,其他很多故事都已經聽過了,所以也不覺得太特別。不過從HindemithSibelius他都先引用了Ardono對這兩位作曲家的批評,然後再放一段音樂。雖然這樣聽起來很不錯,但他都選一些讓人覺得和Ardono的批評似乎不太相關的片段(至少我覺得音樂中聽不出Ardono批評的典)。讓人覺得有點不著邊際。

上半場第一首貝多芬的交響曲演得相當不錯,是速度偏快但仍然相當經典的詮釋。據Grünewald先生的說法,去年貝多芬的音樂研究中 有些進展,學者認為貝多芬慢板樂章沒有以往想像的慢;不過我記得這怎麼好像在某次的音樂雜誌還是CD封面上就讀到了。不過激速的貝多芬交響曲我已經在上次哈農庫特的貝五中體驗到了,所以這次其實沒有甚麼太大的感覺。比較特別的是當天木管聲部的平衡相當 有趣,帕胡德的長笛聲音特別dominant,而Meyer (還是Kelly,已經記不清楚了)偶爾也會有這種傾向,不過感覺是刻意經營的。



Frank Peter Zimmermann還是一樣另人欣賞。上次是聽他演奏Martin­ů的小提琴協奏曲,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這次亨德密特的風格一樣相當適合他,但不知道為什麼,感覺他當天的演出有些保留,而不像上次那樣神采飛揚。不過基本上他的聲音還頗能與樂團抗衡,而且樂團的成員的精準程度都相當高,才有辦法在許多相當刁蠻的競奏橋段配合得那麼好。這次因為有兩位朋友堅持要在中場休息時給Zimmermann簽名,所以我也跟著去排隊要到了簽名,並且和他說:真的很希望看你演奏John Adams的小提琴協奏曲。他說他也喜歡,也希望有機會演出;不過個人是覺得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下半場是西貝流士第五號交響曲,算是我交響樂的入門曲目(詳情請見慕尼黑愛樂的心得),所以感觸當然特別多。尤其當Järvi的詮釋讓我覺得相當不芬蘭的時候,我不禁要問自己,那我知道甚麼叫做很芬蘭的音樂嗎?其實我根本沒去過芬蘭(今年夏天才會),就算去觀光過,難道我就能更理解西貝流士的音樂嗎?也許能夠,但那頂多也是在想像中覺得自己似乎更懂了,但那似乎是如此的無關緊要。而莫名其妙的又聯想到欣賞音樂與品味優劣之間的關聯;然而我現在似乎覺得聽音樂/欣賞音樂與詮釋其實是一種尋找自己所需的過程。我想在西貝流士的音樂裡面聽到寒冷,是因為我期待自己的孤單能因為他音樂中寒冷的聲響而被同理,然而一個人大概沒有好幾個輩子的時間去求證這種自己的情感被音樂同理的感受到底是純粹內心的幻象還是作曲家在寫下這首作品時真的是在抒發如同聽者期待自己能被同理的那份情感。而如果這對我而言是個無解的問題(也許對音樂學專家不盡然是),那聽音樂會豈不是該要變成一種期待中樂透的儀式?不過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旺號與地雷,畢竟事實就如同一個人的聖經一樣,我們也都以找尋一個人的經典為目標。

__

22.4.13

RUDOLF BUCHBINDER, Beethoven cycle III

Sonntag : 7. April 2013 18.00h : Großer NDR-Sendesaal
RUDOLF BUCHBINDER : KLAVIER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e Nr. 6 F-Dur op. 10/2
Sonate Nr. 24 Fis-Dur op. 78
Sonate Nr. 16 G-Dur op. 31/1
Sonate Nr. 29 B-Dur op. 106 “Große Sonate für das Hammerklavier”

after my holiday in Japan

這次很幸運的能聽到鋼琴大師Buchbinder的貝多芬系列。他去年開始在漢諾威以及歐洲各大城市巡演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系列音樂會。這次聽了決定下個樂季在漢諾威開出的兩場都要去捧場。

Buchbinder彈的貝多芬相當正統,簡直就像如果我按照鋼琴老師的指示好好練就應該也會是這樣彈。熱情之處也都有相當的節制收束,而不是那種鋒芒四射的光火。對於習慣樂句要有銳利收尾,情緒要如旋風般不斷飆升得聽眾來說,這種內斂大概就會顯得無趣了。上次去聽Murray Perahia的貝多芬,大概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的平衡。

但是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知道貝多芬自己彈自己的奏鳴曲會變成怎麼樣,畢竟當時沒有任何錄音。即使去年一整年許多研究貝多芬作品的新結果都指向貝多芬交響曲的速度很多時候比我們根據速度標記的想像都來得快上許多,但我們大概也很難知道貝多芬到底會多麼激動的彈奏自己的作品,畢竟當年的標準和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

不過聽Buchbinder大概可以算是相當享受的。基本上就是沒有太多花俏或驚訝的地方,所以更有辦法專心在看他如何分句,如何製造高潮,以及如何建構出全曲的架構。這是相當難得的經驗。相較於去音樂會總是期待我想聽到新東西的聽眾而言,這種音樂會大概就顯得無趣。但是要知道,很多時候觀眾只是想要現場體驗經典的重現。向是每次我聽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現場,其實我期待的不是甚麼,而是希望親眼看到如同小克萊巴的身影與音樂,即便他已離我們而去。而Buchbinder的貝多芬,就像是一種經典,值得你現場一聽。


__

Chailly, Mendelssohn, Bruckne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0.Jan.2013.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ICCARDO CHAILLY Dirigent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Symphonie Nr. 4 A-Dur op. 90 »Italienische«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r. 6 A-Dur




這場是看到了Chailly。而我一月就聽了這場音樂會,直到四月才寫心得,所以很多細節大概都忘了。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位布商萊比錫大廈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Chailly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印象。只記得他的指揮相當精準。

這次的導聆是Teutsch,他仍然給我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記得他這次又再講了孟德爾頌與歌德之間的小故事一次,不過講了更多。首先他先講到了不知為何,德國人總是對義大利有某種“sehnsucht“(嚮往,鄉愁,憧憬)。如果我們對照孟德爾頌義大利之旅的日記,會發現他其實就是在走歌德義大利之旅的路線。這首交響曲被名為義大利不是孟德爾頌自己的意思,而且畢竟這首古典樂台點播率超高的作品實際在音樂的形式與內容上都會被音樂學家判定為相當典型的德國音樂。但為什麼會得到這個附標原因可能是因為第四樂章的義大利舞曲“Saltarello“。而這首在音樂史上有名的地方還有一處,就是這事史上第一首以大調為題但卻以小調和弦結尾的交響曲。這是我第一次把整首樂曲聽完,結論是大概只有第一樂章開頭的好聽程度有到令人驚艷的地步,其他都有點無趣,不知道多聽幾次會不會好一點。

下半場是布魯克納第六號。這首和上半場的孟德爾頌其實沒有關聯。唯一的關聯大概就是他們都是A大調的。有點不太記得是不是第一次現場聽第六號,很可能是第一次,因為找不到心得。總之Chailly給我的印象就是相當中規中矩,柏林愛樂大概表顯得也不錯,但是拖太久卻沒寫心得就要承受這種完全忘記當天晚上下半場發生甚麼事的後果。不過既然忘了,那就忘了吧。



 __

5.3.13

MURRAY PERAHIA


Sonntag : 3. März 2013 18.00h : Großer Sendesaal
MURRAY PERAHIA : KLAVIER
Joseph Haydn, Klaviersonate D-Dur Hob. XVI:24
Johann Sebastian Bach, Französische Suite Nr. 4 Es-Dur BWV 815
Ludwig van Beethoven, Klaviersonate Nr. 26 Es-Dur op. 81a (”Les Adieux”)
Franz Schubert, Moments musicaux für Klavier D 780 op. 94
Frédéric Chopin, Impromptu Nr. 2 Fis-Dur op. 36
Frédéric Chopin, Scherzo Nr. 2 b-Moll op. 31


這次趕來聽Perahia的音樂會真的是相當值得。漢諾威NDR大廳的音響效果真的非常好,不論音效和殘響都超級適合鋼琴獨奏會。不過也許是因為坐得很近的緣故,所以能聽得很仔細。
Perahia的演奏和台風都是走完全不拖泥帶水路線。上半場他才剛坐下,我的心情都還沒準備好,海頓的奏鳴曲就在耳邊響起。Perahia的海頓只能用完美來形容,音色非常溫暖而直接,觸鍵相當紮實,分句清晰,段落與表情都分明,而且音樂上十足的方向感顯示出他的準備相當充分而且游刃有餘,聽這種水準的演出就算是海頓這種我沒聽過的曲子也完全不會分心,也讓我體驗到海頓的音樂也能相當耐聽,是難得非常非常令人滿意的開場。

第二首是巴哈的法國組曲,他有稍稍踩踏板,速度相當穩定但也有微微的變化,相當符合舞曲的形式。有趣的是,由於小時候第一次彈巴哈的作品覺得踩了踏板整個就變得很美然後彈給鋼琴老師聽,老師先很諷刺的說這還真是巴哈呀!然後我還以為老師在讚美我,之後老師才說彈巴哈不可以踩踏板,自己多年來練習巴哈也都試圖模仿大鍵琴所以彈得粒粒分明,再加上習慣聽顧爾德的錄音,所以我一向排斥有踩踏板的巴哈。要是Perahia按照年代來排曲目第一首就彈巴哈,我可能會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但是這幾年來隨著年紀漸長,沒想到我看待品味高下(譬如說彈巴哈踩踏板很low這類的)竟然寬鬆了許多:我竟然覺得Perahia的表現相當優異!而隨著樂曲的流轉竟然讓我感受到他是很誠懇的在向聽眾傳達我所詮釋的巴哈。高中的時候受史特拉文斯基的影響相當相當深,一直認為演奏家應該傳達作曲家的意念,而不是詮釋,而既然是傳達,那就只能有一種最忠於作曲家的詮釋。但在聽Perahia的演出時竟然讓我想到史特拉文斯基的看法大概是一種身為作曲家的專斷,音符無語,演奏家該做的應該是忠實的向聽眾傳達出自己對樂譜的詮釋。認識到這點之後,突然覺得多年來認為無解的難題終於被我在Perahia的演奏中找到了答案。觀眾要做的只是去評斷演奏者是否有誠懇的讀譜,並誠懇的向聽眾,用他所有的技巧,去傳達他的詮釋。

第三首是貝多芬的告別奏鳴曲。除了幾個小小的錯音之外,Perahia表現得同演奏海頓時一樣完美,只是貝多芬的音樂比海頓神經質很多,從容的感覺就少一些,但仍是相當駕輕就熟。Perahia的音樂相當有方向感,也常有美得令人感到驚喜的片段,讓我整個上半場都覺得這是我到目前為止聽過最棒的鋼琴獨奏會之一。中場休息時維安學妹問我為什麼上次聽小野貓二重奏,不不,是Patricia KopatchinskajaFazil Say演奏的克羅采奏鳴曲會覺得太爆而這次就不會,我說我覺得貝多芬的音樂雖然神經質但卻沒有到精神分裂的程度。上次他們的演出已經到了讓人覺得要問:你是真的有這麼多情緒要發洩嗎?

下半場是無法令人期待的舒伯特,和令人期待的蕭邦,然而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Perahia的舒伯特竟然不讓人覺得無聊,還覺得相當有趣,溫暖的音色配上絕佳的方向感,讓人嗅到濃重的維也納趣味(好吧,雖然我還沒去過,不過我聽過的維也納作曲家的作品應該也夠多到足以對音樂下這種判斷吧~)。接下來的蕭邦雖然也彈得相當不錯,除了無傷大雅的一些小錯音之外,Perahia的演奏常常讓我覺得略嫌直接,旋律的部分雖然也有歌唱但卻少了那種蕭邦特有的纖細和敏感,少了點憂鬱,少了點猶疑與幽思,燦爛華麗的片段少了點輕挑,總之就是相當相當可惜。有機會聽聽他是否在錄音中也是如此。

總之,他不愧是活躍琴壇超過三十年的大師,去年他當柏林愛樂駐團藝術家時沒機會聽到他的音樂會覺得實在有點可惜,希望很快還有機會能再次看到他的演出。

__

27.2.13

Die Teufel von Loudun

2011


這篇心得就是我已經完全忘記了。


__

齊瑪曼鋼琴獨奏會

06. March. 2010, Hannover
NDR Großer Sendesaal
Krystian Zimerman Klavier

Nocturne Fis-Dur op. 15, 2 Larghetto
Sonate Nr. 2 b-Moll op. 35 mit dem Trauermarsch
Scherzo Nr. 2 b-Moll op.31
Sonate Nr. 3 h-Moll op. 58
Barcarolle Fis-Dur op.60

Zugabe: Waltz op.64, 2

Berggarten Hannover, March, 2010


我覺得自己應該是潛意識中以各種方式去逃避蕭邦,當我想起來自己到底有哪首蕭邦的曲子我可以背譜彈的,我發現竟然沒有。我會彈很多蕭邦的曲子,我也對他的音樂很熟,幾乎他的所有樂曲我都有譜,包括鋼琴協奏曲,也都有錄音,但是我就是不會背他的曲子。我會背巴哈、莫札特、貝多芬、德布西的曲子,但是我就是從來沒有把蕭邦的曲子好好得背起來過。

我從來沒因為音樂會曲目中有蕭邦的音樂而去聽,我也沒聽過人現場彈奏他的鋼琴協奏曲,但是這陣子全世界的蕭邦熱潮讓我重新聽了他的音樂,始終發現他是一個不可能超越的典範,他的音樂始終在我的腦海裡,這種感覺直到昨天齊瑪曼的音樂會達到高峰。


整場蕭邦的音樂會,紀念蕭邦誕辰200週年。獨奏者是齊瑪曼,1975蕭邦鋼琴大賽得主,世界知名的蕭邦詮釋者,號稱鋼琴界的絕對完美主義者。


第一首是夜曲。我喜歡的夜曲音色都偏冷,但是齊瑪曼的琴聲相當溫暖,一開始很不習慣。尤其開頭他選擇用平鋪直述的方式彈奏,讓人有種摸不著頭緒他叫做齊瑪曼的感覺,感覺相當普通,但漸漸的加入越來越多的方向感,做為音樂會的開頭有引人入勝的企圖。整體來講算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開場白,也為接下來的奏鳴曲暖了場。


奏鳴曲可以展現一個完整的思路架構,四個樂章聽下來可以說是非常過癮。第三樂章的送葬進行曲,怎麼有人能夠彈得如此莊重如此肅穆,到了如歌似的中段我就已經不行了,眼淚莫名其妙默默的一直流下來。最後一次旋律再現的時候他把音量降到最小,用最柔軟的音色把旋律再次唱出的時候,如果能發出聲音的話,我想自己大概就要痛哭失聲了,一輩子難得能這麼精緻的體驗到溫柔。再現部再次的肅穆與莊嚴,讓人在一個樂章中就感受到世界上最強烈的對比,對於逝去之物所展現的無比悲傷


接下來的詼諧曲是極其精彩的演出,但是以他來講應該不算最好的。除了感覺出來沒有火力全開之外,也有些小小的miss,但是仍然相當令人驚嘆。



(當年沒有寫下半場的心得,但齊瑪曼彈奏蕭邦第三號奏鳴曲的心得可參見2012的音樂會心得)



在安可曲前齊瑪曼在彈奏之前用德文說了一段話,可惜口音很重且我離他大概有20公尺遠聽得不是很清楚。那首華爾滋也是我會彈的曲子,但是卻再次感受到蕭邦作品是無可超越的,至少是在我的智力範圍內不可能超越的。

重要的是整場蕭邦的音樂會聽下來,齊瑪曼完整的呈現了蕭邦完整的形象,至少是我能想像的所有面向。的確是世界級的音樂會!

__

(寫於2010. 7th March, 網誌版略加修改)






24.2.13

拉赫曼尼諾夫之夜


23.Feb.2013. KONZERTHAUSORCHESTER BERLIN
IVÁN FISCHER

ANDREI KOROBEINIKOV Klavier
YURI VOROBIEV Bass
Sergej Rachmaninow
"Schicksal" (Alexei Apuchtin) für Bariton und Klavier op. 21 Nr. 1
"Vocalise" op. 34 Nr. 14, für Orchester vom Komponisten
Konzert fü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2 c-Moll op. 18
Sinfonie Nr. 2 e-Moll op. 27

Konzerthaus im Licht

這場音樂會的作品都是拉赫曼尼諾夫最膾炙人口的曲目,也是場全數售罄的音樂會。而這些曲目大概是德國Klassik Radio沒事就會放一下讓老太太讚嘆古典音樂好美的作品,搞不好還做了廣告,所以讓當天晚上的Konzerthaus的大廳內同時出現兩個大樂團的奇蹟:一個是在台上的Konzerthausorchester不說,另一個應該是在台下的Hustenorchester der alten Oma(老太婆咳嗽交響樂團)

音樂會前的導聆滿長的,將近40分鐘,但是相當不錯,導聆的人並不直接介紹音樂本身,而是透過其他不同的作品來點出今晚這些曲目動人的地方,而且還會適時的引導觀眾聽聽樂段中的主題和動機,然後還會說我只是想提醒您在欣賞今晚的演出時有這些Aspekt,如果您沒有注意到的話也很好,代表您欣賞了這首作品的其他Aspekt.“

第一首命運之歌是拉赫曼尼諾夫在他災難性的第一號交響曲首演後,經過一連串的自我懷疑後寫下的第一首作品 ,是一首男低音+鋼琴的聲樂作品,沒有特別的感覺,其實有點不懂為何這首曲子會突然出現在開場。第二首聲練曲也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經典之作,今晚演出的是作曲家自己改編的交響樂團版本。依凡費雪的指揮還是那麼有張力,如同上次他指揮柏林愛樂時給我的感覺一樣。Konzerthausorchester也表現得相當不錯,可惜是讓擔任主奏的小提琴站在管樂器前面,所以有時候木管聲部的聲音就聽起來有些悶悶的。

接下來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首我高中時就聽到會背的曲子,也曾經多次對著總譜聽過,甚至自己在鋼琴前試彈過的曲子。今天的鋼琴家Korobeinikov27歲真的是在技巧和體力的顛峰,三個樂章演奏下來幾近完美,除了某些樂段樂團會無可避免的蓋住鋼琴的音量之外,其實是讓人非常非常滿意的演出。而歷經多年後再次聆聽這首作品,好多回憶都不斷的湧上,即便現在這種風格的作品已經不再是我的最愛,但是很多地方還是深深的牽動心曲。即使這首曲子的每個小細節都這麼讓人熟悉到膩,音樂在耳邊響起的時候卻還是隨著她的律動上下起伏。依凡費雪相當重視分句與樂曲的流暢,從他的動作和與樂團和獨奏者的互動間可以感到他真的是在帶領樂團與獨奏者一同演出。

下半場是那刻骨銘心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有著我高三一整年(2001-2002)的記憶,有著來德國那年夏天(2009)的記憶,如今都已經12年過去,這首曲子卻還是那麼的特別。
依凡費雪的詮釋和我心中習慣的速度不太一樣,但是卻非常令人滿意。從一整首的交響曲中可以看見他如此細心的經營樂句,引導樂團歌唱,用微小的速度變化完美且流暢地營造高潮,整首交響曲不斷的向前不斷的向前,第二樂章令人驚艷的快速音群,第三樂章大概只能用完美來形容,幾度聽到流淚,而第四樂章也是個完美的演出,完全不需要擔心樂團是否會出差錯,詮釋是否喜歡的感覺真好,難得能夠如此盡心得享受音樂的流動,演出結束後真的是情不自禁的大叫了起來。在這種音樂會後不需要自己一個人在大雪紛飛的柏林回家,再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幸運與幸福。


__

再次聆聽舒曼第二號交響曲


21.Feb.2013, Thu,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Miklós Perényi Violoncello
Henri Dutilleux, Métaboles für großes Orchester
Witold Lutosławski, Konzert für Violoncello und Orchester
Robert Schumann, Symphonie Nr. 2 C-Dur op. 61

二月卻還大雪紛飛的柏林

這次音樂會的曲目很特別,在導聆之前就先把節目單快速的掃過一遍,發現其實導聆的Gerhard Müller並沒有甚麼新意。比較起同樣是講舒曼的第二號交響曲,去年同樣在柏林愛樂聽Olaf Wilhelmer講這首就精采多了。

總之上半場DutilleuxMétaboles我曾在剛到德國時聽過NDR-Radio-Sinfonieorchester演過一次,那次的印象還滿好的,覺得是首能令人從容地理解的現代音樂,這次柏林愛樂的演出雖然說樂團高了一個等級,但並沒有讓人覺得特別動容。拉圖對慢板樂段的處理還是一如以往的讓人感到很多細膩之處,但是其他地方其實並不讓人感到這個樂團的世界頂級之處,有些地方也不是銜接得完美無瑕。這首樂曲的編制很大,我想有些管樂應該是從akademie裡面挑選出來的學生。長笛首席帕胡德在開場前還在場上和隔壁二部的試吹幾個片段,讓人懷疑是不是昨天的演出有爆點。

第二首是Lutosławski的大提琴協奏曲,獨奏者Miklós Perényi 是我上次聽Peter Eötvös指揮柏林愛樂首演他的Cello concerto grosso時的匈牙利大提琴大師。上次Eötvos的協奏曲並沒有太多的驚喜,但這次演出Lutosławski的協奏曲其實滿令人驚艷的。首先是獨奏者和樂團的關係非常特別,獨奏者是自己的世界,而整個樂團又是另一個世界。其實在聆聽這兩個部分相互競爭的過程中,不禁想到當今的台灣社會政治,獨奏者其實只是個市井小民,管他是長笛豎笛小提琴長號還是雙簧管,在社會(整個樂團)中都能找到與自己相似(樂器相同)的,但卻始終因為整個社會方向的干擾,始終沒有辦法認真的做自己,而在社會中與自己相似的聲部,卻也因為與巨大的樂團機器在一起,也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去聲援與自己背景想法相似的那個獨奏者。聽完後覺得是一首相當厲害的作品,而樂團的表現也相當亮眼。

下半場是舒曼的第二號交響曲。這首在過去一年來竟然已經聽過三次了。第一次是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第二次是Eschenbach指揮倫敦愛樂。與上次阿巴多帶領的柏林愛樂相比,這次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在拉圖的領導下我只能說是一場災難,聽得讓人連連搖頭,感想和上次聽拉圖指揮貝七一樣,很想請拉圖不要做些奇怪的漸強漸弱或試圖完一些速度遊戲,整個樂團就像是跛腳了一樣,像是第一樂章尾段不自然的漸快,第二樂章開頭的速度又稍慢,讓原本該是Vivace的第二樂章速度竟然和第一樂章的Allegro, ma non troppo一樣。原本該是最華麗的第二樂章卻又有不時的奇怪速度變化,樣讓整個樂團想飛都飛不起來,聽到我差點沒氣死。但是第三樂章慢板卻又出奇的好,線條相當優美流暢,木管聲部銜接得相當完美,solo也都讓人驚豔。這種種都奠定了拉圖在我心目中這個只會指揮慢板的指揮家的地位。第四樂章基本上還不錯,但結尾的那一分鐘不知道為什麼又被拉圖搞得莫名其妙的不high了,除了覺得相當掃興之外,更被他竟然連這種就算他不指揮柏林愛樂也能演很好的標準的結尾樂章的結尾都能搞砸的能力感到莫名其妙。

__

庫斯弦樂四重奏 Kuss Quartett


13.Feb.2013. Wed. Kuss Quartett
HCC Hannover, Beethovensaal
Joseph Haydn, Streichquartett in fis-Moll op.50 Nr.4, Hob III:47
Leoš Janáček, 1. Streichquartett “Kreutzer Sonate”
Franz Schubert, Streichquartett in G-Dur D887 / op.161

網路上竟可看到他們演出的完整HD錄影

上次聽全場的弦樂四重奏應該是數年前Alban Berg弦樂四重奏要解散前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那次,那次的座位在舞台後方,可以很近的觀看樂手,這次竟然也有好運氣做在四重奏的正前方2公尺內,樂手間的眼神交流,呼吸起伏都看得很清楚。

這個來自柏林的弦樂四重奏應該算是相當不錯,也有個滿不錯的網站:

原本是衝著楊納捷克的弦樂四重奏來的,基本上海頓和舒伯特的兩首弦樂四重奏我都沒聽過。很怕自己會睡著,但第一首海頓的作品竟然讓人感覺相當精彩,第一樂章開頭四個人的聲音完美得融合就讓人相當驚豔了,可是隨著樂章起伏,可以發現大提琴的聲音偏暗,中提琴的聲音偏暖,器樂間的對話就聽起來有些小小的不順。但是基本上算是相當完美的演奏。

第二首楊那傑克的弦樂四重奏,也是第一次聽現場的演出。音色上相較於第一首海頓的圓潤,這裡就顯得較為粗獷。這首克羅采奏鳴曲是受托爾斯泰的同名小說影響下所寫的作品,四個樂章分別描述小說中的四個段落,主題圍繞著婚姻中夫妻間的從屬關係。這首作品在技巧上的要求就遠超過海頓,很可惜的是有些銜接上的空隙,像是第二樂章中有很多第二小提琴銜接第一小提琴的快速音群就不是相當完美。但是整體聽起來還是相當的令人滿意。最可惜的是終樂章的尾部那幾近瘋狂的快速音群顯得有些潦草混亂,讓原本應是高潮的地方變得有些掃興。

下半場舒伯特那又臭又長的弦樂四重奏實在無法領教。雖然他們也演得相當認真,但舒伯特的這首弦樂四重奏......我想我還是無法理解。不過總而言之是個相當不錯的室內樂之夜。

__

ORF-Radio-Symphonie-Orchester Wien


31. Jan. 2013, ORF-Radio-Symphonie-Orchester Wien
Kuppelsaal im HCC
Cornelius Meister, Leitung
Sabine Meyer, Klarinette
Ludwig van Beethoven, Leonoren-Overtür Nr.3 C-Dur op.72b
Carl Maria von Weber, Konzert für Klarinette und Orchester Nr. 1 f-Moll op.73
Anton Bruckner, Symphonie Nr.4 Es-Dur „Die Romantische“

今年的雪特別多. Hamburg, Landungsbrücke

這次終於有機會見到傳說中的樹敵女王(nono....是豎笛)莎賓梅耶。她先在巴伐李亞廣播交響樂團,然後成為柏林愛樂的首席豎笛,接著離開後以獨奏家的身分在世界各地演出。高中時在建中樂旗隊就常聽到豎笛的人說到她的大名,自己也有幾張她的CD,這次有機會親眼得見也算是相當幸運。指揮家Cornelius Meister是漢諾威人,今年才33歲就以音樂總監的身分帶領維也納的樂團返家演出不知道算不算是衣錦還鄉呢?

這次演出的曲目都圍繞著維也納,整場聽下來三首曲目都讓人有種感覺:

11.  Cornelius Meister的指揮相當清晰,整體上對於曲目的詮釋也都相當令人滿意,不知為何常讓我一直以為自己在看Andris Nelsons的音樂會,大概是因為他們年紀相似風格也相似吧?
22.  樂團基本上聲音相當好,但卻常常無法整齊的一起開始實在很讓人困擾,但對於職業樂團來講這應該是相當容易解決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33.  法國號常常出狀況,每次有危險的地方必放小砲,演到布魯克納的時候幾乎已經讓人覺得聽到放砲不感到意外而只能搖頭了。非常可惜

總而言之覺得很可惜。莎賓梅耶吹得相當好,表情和動作都很多,韋伯的協奏曲吹得如同錄音一樣完美,只不過她的音色相當溫暖,在HCC這樣大的演奏廳裡就顯得沒有辦法填滿整個大廳,不過我想這完全不是她的問題。上次在同樣的廳欣賞Hindemith的豎笛協奏曲也是一樣。不過這讓人很想找機會去聽她的室內音樂會,應該會相當精采。

下半場重頭戲的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相較於我習慣聽的伽利畢達克,Meister的速度相當快,不過大句子經營得相當有張力,也不會讓人感到潦草或是跛腳。可惜樂團總是會有一歇歇小瑕疵,但瑕不掩瑜。最可惜的是這次演出和上次聽柏林愛樂與Christian Thielemann時一樣是1878/1880的版本,然而這個版本的終樂章和1881的版本差很多,而我又特別特別喜歡1881版的終樂章,所以雖然他們最後也演得不錯,總覺得在結束後少了些甚麼,讓我再次感到遺憾。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