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14

Bachfest in Leipzig萊比錫巴哈音樂節

最後一天晚上的深夜小提琴獨奏會後,觀眾再看巴哈之墓

說到萊比錫就要說到巴哈,而我為了看巴哈工作過的Thomaskirche三度造訪了萊比錫,三次因為不同原因而失之交臂,直到第四次不著意的才終於有進去了Thomaskirche但卻沒看到墓,第五次去才真的了無遺憾的看到了他的墓,也真算是十分曲折的邂逅。這次找個週末到萊比錫參加巴哈音樂節,享受了一個三天兩夜的音樂,藝術與美食(?)的饗宴。



(1) 開幕音樂會 Eröffnungskonzert
13.06.2014, 17:00 Uhr, Thomaskirche
Thomasorganist: Ullrich Böhme
Solist: Julia Sophie Wagner (Sopran), Susanne Krumbiegel (Mezzosopran), Benno Schachtner (Altus), Martin Petzold (Tenor), Andreas Scheibner (Bass)
Thomanerchor Leipzig
Tafelmusik Baroque Orchestra (Ensemble in residence)
Mitglieder des Leipziger Barockorchesters
Leitung: Gotthold Schwarz
J. S. Bach: Meine Seele erhebt den Herren, BWV 733
J. S. Bach: Magnificat D-Dur, BWV 243
C. P. E. Bach: Magnificat, Wq 215 (BR-CPEB E 4.2)
C. P. E. Bach: Heilig, Wq 217 (BR-CPEB F 77)


開幕音樂會定在周五的下午五點實在相當累人,早上在學校工作完後馬上搭火車去萊比錫,還要怕誤點,到了飯店check-in之後就匆匆往Thomaskirche去了。門外已是人山人海,相當有氣氛。進了教堂之後才發現原來樂團是坐在二樓有管風琴的Gallery演奏,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人根本就看不到樂團,很是可惜。要是知道我就絕對會買露臺的位置。雖然票價已超過三張小朋友,我的位置的音響效果卻也略嫌不好,不過音樂本身有許多令人意外的驚喜就是了(像是CPE BachMagnificat就意外的讓人喜歡)。樂團很不錯,但是就有一種沒有辦法仔細觀察樂團的快感,結束之後連指揮長甚麼樣子都不知道,雖然CP值不高(喂,音樂不是這樣衡量得好嗎?!),但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經驗。


附上2010(?)去Auerbach Keller時的照片,幾年後我還是點了一樣的黑啤

結束後去著名的Auerbach Keller吃飯,剛好當天有大學的活動,不斷有人在致詞有點煩,不過東西還是一樣的道地德式,相當令人滿意。


第二天早上去了Leipziger Spinnerei。上次去是某年的聖誕節前夕而也已經是好幾年前了。那裏還是一樣有令人驚艷的展覽,雖然天氣不佳,但是還算不錯。午飯過後去了舒曼和克拉拉的故居參觀(也是他們新婚後的房子),也路過了孟德爾頌那有氣派的房子,不過沒甚麼興趣所以就沒進去了。看完之後看看時間差不多就去了布商大廈聽管風琴音樂會了


Spinnerei有攝影特展,這一香腸和手指系列還滿喜歡的

 (2) 布商管風琴獨奏會Orgelstunden
14.06.2014, 17:00 Uhr, Gewandhaus, Großer Saal
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zum 300. Geburtstag
– D. Buxtehude: Toccata d-Moll, BuxWv 155
– D. Buxtehude: Nimm von uns, Herr, du treuer Gott, BuxWV 207
– D. Buxtehude: Te Deum laudamus, BuxWV 218
– C. P. E. Bach: Sonate g-Moll, Wq 70/6
– J. S. Bach: Vater unser im Himmelreich, BWV 682
– J. S. Bach: O Lamm Gottes, unschuldig, BWV 656
– J. S. Bach: Präludium und Fuge e-Moll, BWV 548
Organist: Masaaki Suzuki

這場音樂會是紀念CPE Bach三百週年生日的音樂會。昨天的開幕音樂會之前主辦方有特別強調今年是CPE Bach的三百週年生日。而我也才突然理解到原來巴哈音樂節並不是只有我們熟知的那個 巴哈” (JS Bach),他的兒子其實也都是巴哈呀!其中也有不少知名的作曲家像是在漢堡的CPE Bach.不過他兒子的音樂我真的不熟,記得在上音樂史時有聽過那麼一兩首交響曲,其他真的就不知道了。音樂會本身其實還好,Buxehude的作品略嫌無聊,CPE Bach的稍為好一些,JS Bach出名不是沒有緣故,他的作品相較之下就顯得艱深而層次豐富,不過也很可能是因為我對他的風格比較熟悉的原故。

布商的管風琴從二樓看過去沒有那麼驚人
但這台管風琴從一樓看來就相當壯觀

其實我沒有特別喜歡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音樂,這次特別來聽主要也只是想要進去布商的音樂廳看看。裡面的管風琴我之前就看過照片覺得相當impressive,到了現場之後看起來比想像中的小,所以一開始有點小失望(後來發現是因為角度的關係)

Kaffee Riquet是百年老店,室內裝潢受到古蹟保護法的保

聽完音樂會之後其實還早,慢慢的走到之名的大象咖啡店Riquet去吃了冰淇淋和晚餐,在Marktplatz聽了一下露天音樂會後(完全沒印象到底是甚麼),就到Thomaskirche去聽最後一場深夜小提琴獨奏會

(3) 深夜小提琴獨奏會Werke für Violino solo
14.06.2014, 22:30 Uhr, Thomaskirche
– J. S. Bach: Partita d-Moll, BWV 1004
– J. S. Bach: Partita E-Dur, BWV 1006
Solist: Midori Seiler

這是這次巴哈音樂節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場,也大概會是一輩子當中難得的經驗。晚上十點半其實天色已暗,教堂內仍是燈光明亮,卻點了幾盞蠟燭。直到大家坐定位後,燈才全暗了下來,獨奏者悄悄的進場,拿起提琴,眾人屏息,在寂然空蕩的教堂裡拉起了巴哈的Partita,每個細節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像是穿梭到某個時空去一樣,完全忘了自己在哪裡,只有琴聲與這個空間,沒有視覺效果卻透過d小調鬱鬱的琴音讓人格外感到身體與空間的關係,有點像是做瑜珈時老師說的感受自己身體在空間的移動,只是這次是一種靜止的感受。
相當令人能夠沉思和感受自己存在的表演方式,非常非常喜歡。相較起獨奏者站在燈光聚集的舞台上接受眾人的目光,這種在暗夜空蕩的教堂裡的獨奏會,才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更啟迪哲思,反射自己靜而深刻的內在,沒有太多感想,只有自己。

於是這讓我的巴哈音樂節畫下完美的句點,可惜的是住在在萊比錫的四五個朋友湊巧這週末都不在,不然在知性之餘還可以增加一些娛樂行程。不過就當做我在七月做實驗前的放鬆吧!

附上飯店套房的一隅,可看日落美景,請勿欣羨


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