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13

深夜愛樂 - 亨德密特與魯托斯拉夫斯基


PHILHARMONIE »LATE NIGHT«
MITGLIEDER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Dirigent
Martin Löhr Violoncello
Paul Hindemith, Ouvertüre zum »Fliegenden Holländer«, wie sie eine schlechte Kurkapelle morgens um 7 am Brunnen vom Blatt spielt für Streichquartett
Paul Hindemith, Kammermusik Nr. 3 für Violoncello und zehn Solo-Instrumente op. 36 Nr. 2
Witold Lutosławski, Präludien und Fuge für 13 Solo-Streicher


這次late night的第一首是個讓人發笑的作品。如同他的標題歌劇»漂泊的荷蘭人«的序曲,如同一個爛樂團裡的弦樂四重奏早上七點在噴泉旁試譜演出。事實上這首具高度技巧難度的作品不是為了譏諷華格納的音樂,而是譏諷那些不專業的職業樂手,在對樂曲不熟的狀態下就進行演出。柏林愛樂這次的四重奏各個當然是技巧高超,但表情與動作上卻都還要假裝自己對譜有些無法掌握,向是要用鬥雞眼盯誇張的就著譜看,或是在樂句銜接時用誇張的動作提醒小提琴一部不要再睡囉!現在換你進來了!“配上不和諧的音響以及莫名的拼貼,這首真的有種荒謬感,能親眼見到這首罕見曲目的演出真的相當有趣。
第二首是亨德密特的第三號室內樂。


這首在亨德密特的Kammermusik當中是相當內斂,不似的一號和第二號那麼注重表現與效果,第三號以大提琴為獨奏樂器發揮了大提琴的特色,有更多的沉思,更注重樂團和獨奏之間的對話與抗衡。擔綱獨奏的Marin Löhr不愧是愛樂的solo之一,表現相當出色,但是其實很期待聽到更多的線條,尤其是第二樂章;他當天的演出有些地方音樂的表現顯得略為呆板,感覺少做了一些。

亨德密特得Kammermusik我還是最喜歡第二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聽到

最後一首是Lutosławski 的前奏與賦格,大概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作品:其實我也無法。雖然我大概知道樂手們在做些甚麼,指揮在做什麼,音樂本身也有表現力,有意象與有內容,但是問題就在於內容實在太過分抽象,新東西又出現得太快,還有隨機音樂,實在很難讓聽眾得到一個連貫的印象。我的心得就像是上次聽他的第三號交響曲一樣,Lutosławski的音樂有時相當深刻,但大多時刻實在有些無法同理。
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