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6

2016柏林音樂節之二 : 向布列茲致敬





今年初,帶領西方音樂界的作曲家兼指揮家布列茲(Pierre Boulez, 1925-2016)辭世了。受他提拔並啟發的鋼琴家Pierre-Laurent Aimard ,邀請了去年擔綱布列茲90歲紀念美國巡迴音樂會的女鋼琴家Tamara Stefanovich在今年的柏林音樂節演出了整晚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布列茲鋼琴曲目。曲目的順序是依照作曲年份來安排,讓聽眾能夠感受布列茲歷年的變化。

這場音樂會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AimardStefanovich在每一首的開場前都會花個3-5分鐘簡單的介紹一下這首作品,從創作背景到樂曲的架構,並彈奏樂曲的片段來介紹樂曲的元素。對於布列茲這種很難演奏,也很難懂的音樂,是非常棒的導聆。再加上音樂會前30分鐘的導聆也相當深入把這些樂曲都解釋過了一遍,是這次柏林音樂節中得到最多啟發的一場音樂會。

Aimard的琴音一如以往的澄澈並充滿凝聚力,他的演出總是散發出一種極度專注的氣場,讓聽眾也能精神抖擻地跟隨他的音樂。第一首的Douze Notations是布列茲二十歲時的作品。十二首短短的片段反映了影響他少年時期的音樂:像是他和新古典主義Arthur Honegger的太太Andrée Vaurabourg學習對位法,和Olivier Messiaen上和聲學,以及和René Leibowitz學習十二音列的作曲技巧,可說是吸收了二十世紀初各家學派的精隨。也難怪布列茲在回憶早年的時候說道年輕的自己就像隻獵鷲,獵取那些他覺得適合的東西,儘管並不全面,覺得不適合的東西就把他在那裏。Aimard解釋了這首曲子中的每個樂章都有不同的音樂語言,有的像德布西,有的像荀白克,有的則是史特拉文斯基。布列茲就在這些音樂短篇中尋找自己的語言。

 
當晚的曲目

然而才不過一年多的時間,21歲的布列茲就在他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當中完全使用了自己特殊的音樂語言。以抽象的音群和和聲描繪世界的雙面對比,除了強弱長短快慢之外,用不同的音組,音程組和節奏組來調配音樂的顏色和律動,在Aimard的解釋和詮釋下,第一次感覺到這些樂思是如此的清晰。

同樣身為鋼琴家的布列茲,很快的就在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之後完成了第二號的鋼琴奏鳴曲。這部四樂章的作品是完全遵照貝多芬Hammerklavier-Sonata的奏鳴曲式。根據布列茲的說法,參考這種形式是古典主義在他身上最後的殘餘。他用完全抽象且無主題的方式重新詮釋了第一維也納古典主義,混入超現實主義的文學想像,對音符註記了如剁碎且殘酷粉末化的音響的等等抽象形容,並有許多極度高難的炫技華彩片段讓聽眾目眩神迷。以至於這首得到了眾多鋼琴家的青睞。Stefanovich的演出相當精采幾乎毫無間隙,但同一台鋼琴,就聽得出她和Aimard的音色的差別。Aimard的音色較為豐滿凝鍊,Stefanovich則比較奔放絢爛,卻感覺少了沉思。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差別。

幾年之後,32歲的布列茲創作了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可以依照演奏者的習慣與喜好而演奏。布列茲將這首作品比喻為一個城市的地圖,而演奏者則是帶領聽眾遊覽這個城市的市民。每個市民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習慣在這個城市裡遊覽交通。城市本身不會改變,卻會因為遊覽者的不同路線而產生新的感受。是非常棒的想法。Aimard可說是聽眾當晚的導遊,用他的方式讓我認識這首曲子。細節其實記得不多,但仍然相當享受。

下半場的第二首是個為鋼琴比賽創作的作品Incises,極度困難卻又酷炫的曲目。有一點點極簡主義的味道在,利用大量的快速音群小動機在不同的音上重複,極富節奏感和張力的作品在Stefanovich那驚人的爆發力之下只能說是一場完全的聽覺震撼,無法想像鋼琴能以極度抽象的音樂用一種幾近精神分裂的方式緊緊地抓住聽眾的耳多。具有類似效果的大概只有普羅高菲夫的鋼琴作品,但普羅高菲夫還是相當具象有跡可循的作品,布列茲的這首Incises只能說是一種極致的體驗。

最後一首是寫給雙鋼琴的Structures pour deux pianos的第二書,很有趣的是曲子要求了兩個獨奏者之間的相互溝通,來決定現在該獨奏還是齊奏。其實很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概念,但是同時需要兩個鋼琴家現場的直接溝通。所以就看見StefanovichAimard在舞台上幽默的比手畫腳不斷丟球。一方扮演守著秩序的角色引導樂曲的架構,另一方則不斷地以自由地cadenza片段來打斷對方的秩序,非常有趣。


整場結束後觀眾的反應相當熱烈,也因為許多聽眾都是職業的音樂人。為時三個半小時的現代音樂會相當不容易,對演奏者和聽眾都是很大的挑戰。但是鋼琴家對布列茲的敬意與眷戀,讓整場音樂會顯得格外動人且有紀念意義。是一場會記住一輩子的音樂會。



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